实词虚化相关论文
本文通过具体实例论述了景颇语的“里、处”既有方位词属性,又有结构助词属性,是虚实两重性的词,并认为虚实两重性是景颇语实词虚化过......
彝语的结构助词多数由实词虚化而来。有的结构助词的虚化经历了较大变化,因而已很难从弱化了的语义上联想到初始的实在义。有的结构......
21世纪认知语言学将受到重视并得到更大的发展。作为认知语言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法化研究在中国有着很长的历史。本文对......
引言 “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作为一个术语和问题,最早是由法国语言学家Meillet提出的,指的是“自主词向语法成分转......
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结构式的语法化及相关问题进行梳理,特别是梳理了实词虚化与结构式语法化的关系,传统语言学的结构式与......
摘要:综观语法化的研究成果,语法化的原因主要有七个方面:语言交流;语用推理;人的认知能力;句法位置;句法环境的影响;语言接触;使用频率。本......
“因声求义”是清儒在训诂研究中倡导的方法,一般有两个预设:一是“因声求义”之“声”限于古音,二是所求之义一般为实词词义。虚......
本文讨论了时间副词“相次”的虚化问题,并选取了其他几例实词虚化的现象进行类比,认为语境的影响和词义的引申是它们产生虚化的两......
本文主要从不同角度讨论评注性副词“搞/弄/闹不好”的相关问题。首先,讨论了“搞/弄/闹不好”的主要用法及其功能。其次,从语义及......
以语法化理论为理论依据,以俄语语料库作为实践依据,从语义语用角度分析“знай себе”这一语法化结构,得出该语法化结构在......
实词虚化是汉字发展中的普遍现象,它作为促成汉字多义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一直备受语言学者们的关注。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语法化研......
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在中国传统语言学中称为实词虚化,历来属于历史语言学的范畴,直接跟研究语言的演变相关。随着20世纪70......
相,是个具有多种词性的字,兼具有动词、名词和副词用法。“相”在《李卓吾批评忠义水浒传》中出现1553处,本文就以《水浒传》为例,详细......
本文探讨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汉语助词"却"、"将"、"个"、"着"的起源、发展、演变的过程,从这个过程中去探求促使汉语实词虚化的动因:......
名词“阴功”作为粤方言民俗词,与“阴德”同义。在粤方言中,“阴功”可置于句中、句首和句末,与动词、否定词、副词和语气词搭配,......
"将"是一个用法比较复杂的词,其语法功能可分属不同类别.本文将以近代汉语用例的典型代表--<水浒传>为依据,考察"将"在那个时代的......
我国语法化研究发端较早,既包含传统的实词虚化研究,也包含结构式及句法演化研究,还包含语法化理论研究。我国早期实词虚化思想对西方......
黎锦熙的语法代表作《新著国语文法》出版于上个世纪20年代,语法化是上个世纪90年代由西方引入我国的当代汉语研究的一种重要理论......
《周易》阴阳辩证思想对我国传统语言学有着深刻地影响。表现在它最早看出了中国语言中虚词与实词的关系,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研究......
“家伙”在四川苍溪话中可以跟在某些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深,本文暂时将它视为形容词后缀。文章除谈到“家伙”的特殊意义外,还介......
词汇化问题,不同语言学家有不同的理解。一般认为,词汇化是指某个正在变化为(新)词的语言形式。从历史的角度看,词汇化是研究词义的历史......
<正>一、"可"在现代汉语中的用法在现代汉语平面上,"可"的用法大体包括以下几种:(1)表示能够、可以。如:可操作、可回收、可循环利......
汉语实词虚化的实质是词类的转换,是功能的演化。语言历时演变归因于言语,实词虚化的条件也是言语,当前人们所说的各种虚化条件及......
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词汇也在发展演变,"脱"就是其中一例。作为现代汉语使用的高频词汇,"脱"的词义纷繁丰富,既有实词义也有虚词义......
汉语界与英语界对实词虚化现象的研究由来已久,英语边缘介词的定义、分类和特点值得进一步探讨。牛津英语学习词典不同版本对英语边......
本文主要讨论凉山彝语中比较常见的语法化现象:实义构词语素语法化为词缀;实词虚化为语法功能词。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
本文对语法化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在综合各家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解释语言演变及语法化的模式,并运用该模式对英语情态动......
湖北襄阳方言中的“儘”与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尽”大有不同,从襄阳方言的实际话语出发,分析“儘”在方言中作为不同词性的用法及......
<正> 一《马氏文通》出版至今,已整整一个世纪了。19世纪末叶,清政府极端腐败,当时的中国,"其见欺于外人也甚矣"(马建忠《拟设翻译......
连动式是汉语中的一种重要句式,也是东南亚、西非、大洋洲许多语言中的重要语法结构。由于连动式涉及到语法体系的基本问题,而且具有......
<正>近年来,"狂"作为一个副词,后面修饰动词或形容词(包括词组)的用法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报纸杂志和日常口语中。在网络语言和校园生......
汉语的词类研究是从《马氏文通》开始的。马建忠凭自己对语言的科学卓见为中国语法学引进了词类这一科学概念,确立了适合汉语特点......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副词“却”进行了再分析。指出:“却”的基本作用是表示转折,并且应分为两类,即转折副词“却”和情态副词“却”......
山西沁源方言"圪"在当地人的言语交流过程中,经历了共时和历时的发展。文章主要从共时视阈下论述"圪"的构词及语法意义,从历时视阈......
实词虚化是汉语虚词产生的主要途径之一。由“之”从上古 ,经隋唐、元、明清 ,至现代不同历史阶段的演变情况 ,可看出实词虚化的过......
近年来,语法化,也就是实词虚化为语法标记的过程,受到研究者越来越多的重视。虚化本来是研究历史语法的人最感兴趣的问题,现在许多研究......
目论实词虚化与虚字活用赵景波在学习古汉语的过程里,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一时难以逾越的障碍,尤其是虚词,它们虽然数量不多,充其量也不......
语法化使拉祜语产生新的语法成分。本文就拉祜语语法化及其机制说明拉祜语语法化的特点。
Grammaticalization makes Lahu a new ......
《马氏文通》是我国第一部语法学著作,自其问世以来,很多学者对它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不过,对于《马氏文通》中所包含的语法化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