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电极相关论文
目的通过测量右心耳壁厚度及梳状肌间凹深度,为临床心房起搏电极的定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将50具经福尔马林处理尸体的右心耳,按......
医学科学的进步,使得许多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技术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许多以往需要心脏外科手术才能解决的疾病,如今通过一根细......
传统观念认为,心脏的收缩活动是电活动控制的结果,但是心脏收缩时应力的变化对电活动也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被称作心脏机械-电反馈......
不可逆电穿孔是一种新兴的组织物理消融技术。相较于射频等热消融技术,不可逆电穿孔表现出消融时间短,不受热沉效应影响、不损伤组......
手术患者伴有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对于麻醉科医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缓慢型心律失常会影响围术期的血流动力学稳定,严重时可出现心......
<正> 冠心病(CHD)急性心肌梗塞(AMI)是常见病和多发病。AMI 并发室颤(VF)是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原因。Mirowski 等于1970年提出自动埋......
我院自1982年至1988年,安置ⅤⅥ型心脏起搏器32例,其中4例电极移位,发生率为12.5%,而1989年至1995年安置ⅤⅥ型起搏器45例,由于采......
随着心脏起搏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用心脏起搏器的人数不断增加,作为心脏起搏器设计和埋植过程中一个有效的测量手段的腔内心电图愈......
<正> 我院1968年起应用人工心脏起搏,1972年8月起应用埋藏经静脉心脏起搏,至1986年12月共安置埋藏式起搏器250例,深感对其并发症的......
<正> 心脏起搏器自1952年应用于临床以来,已有很大进展,尤其近十余年来,被广泛应用,获得很好的疗效。在心脏起搏器的制作方面,也不......
<正> 电针至阳、脊中、命门等督脉穴位进行针麻手术已在临床应用,但有些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例如:(1)电针在那一层组织,其镇痛效果......
目前全球累计共有300多万病人接受了心脏起搏器治疗,其中中国大陆有6.3万人.每年全球新植入起搏器40万台,国内1.9万台.并且以每年1......
已经难以统计,在人类历史上有多少人死于心律失常,又有多少人由于心律失常而每天生活在死亡的阴影之下。幸好,有心脏起搏器的出现......
<正> 近年来关于希氏束电图的研究及应用进展较快,因其对干房室传导阻带的定位,心律紊乱的机理探讨和鉴别诊断,心脏药物药理作用的......
徐州华卫医疗设备公司根据国外先进技术在国内著名血管外科专家的指导下研制出新产品电凝法微创治疗静脉曲张导管电极。经卫生部中......
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是经食管送入电极导管,用一定强度的电流通过导管电极,在食管中靠近左心房处施行电刺激以引起心电冲动,从而调节心......
<正> 一、概述 自1956年Cieszynski等人研究出单晶片心腔内超声导管并获取动物试验心脏软组织超声信号以来,心腔内超声技术获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