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梅拉相关论文
塞缪尔·理查森的代表作《帕梅拉》中的女主人公帕梅拉,结局看似幸福圆满,但细读小说,帕梅拉始终被幽禁在各种无形的牢笼中,没有独立意......
星期四 你来了,拖着血红色的滚轮旅行箱,踩着高跟鞋。这样在覆盖着厚厚积雪的街道上行走显然很费力。你停下,环顾四周,发现了酒店大......
1937年1月7日,北平發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谋杀案。年仅19岁的英国姑娘帕梅拉·倭讷惨遭杀害,尸体还被肢解,内脏不翼而飞,残骸凌乱地抛在......
我处试用律师鲍勃先生于1999年8月23日起,将以一名女性职员的新身份继续共事于我们之中,并易名为“帕梅拉”.......
“国外理论译丛”专栏为本刊新推出栏目。栏目宗旨:一、介绍欧美有关语言学研究与教学、文学研究与批评、翻译研究与实践等方面的......
英国18世纪作家塞缪尔·理查森的《帕梅拉》是一部书信体长篇小说,对18世纪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以米歇尔福柯的权力——反......
《帕梅拉》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现代小说,在世界文坛上具有深刻的影响。本文试图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也就是"本我","自我"与"超我......
随着笛福、理查逊和菲尔丁等作家及其杰作的涌现,十八世纪成为英国小说兴起的时代。塞缪尔·理查逊在1740年出版了著名的书信体小......
帕梅拉、苔丝、晴雯三位美丽的女性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她们美丽动人,出生低微;她们都是敢说敢言,不畏权势,极力争取平等权利来捍卫自己......
“作为一个潜动力和主动力并存的空间,这个场域亦是一个充满斗争的领域,意图将不同力量间的配置转化或呈现出来。”——布尔迪厄过......
期刊
塞缪尔·理查逊的《帕梅拉》是英国18世纪著名的道德训诫小说。作者在书中刻意宣扬了女主人公——一位女仆对上流社会的谦卑恭顺,......
女仆一直是早期文学作品中不可缺少的人物。这种女仆形像大致分成两大类型:一类是以17世纪法国作家莫里哀的喜剧《伪君子》中的桃......
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对英国小说《帕梅拉》中的父亲形象的作用进行分析,揭示帕梅托在父亲的审视下生活,进而揭示出在父权社会中女性......
大卫·乔斯利特:我们对于当代性和当代演进形式探讨的过程中,很容易忘记当代性其实是现代性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为什么现代性我们要......
18世纪上半期,迪福和斯威夫特的回忆体小说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英国小说也在其努力下取得了长足发展。18世纪中期,塞缪尔·......
18世纪上半期,迪福和斯威夫特的回忆体小说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英国小说也在其努力下取得了长足发展。18世纪中期,塞缪尔·理......
<正>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创作于1952年的中篇小说《一个分成两半的子爵》,讲述中世纪后期的时代背景下,一个关于泰拉尔巴的......
大卫·乔斯利特:我们可以发现在60-70年代,艺术家的身体是作品的一部分。她把自己作为一种物品来操作和理解,比如说桌子上有很多不......
美国高等教育素来以其多样化的特点而闻名,其中既有大名鼎鼎的常春藤盟校,也有默默无闻的社区学院;既有专攻本科教育不事功利的小......
《帕梅拉》闻名于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作者塞缪尔·理查逊创造性地运用了书信体这一叙述手法,细腻地刻画了日常生活和人物情感......
<正> 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特殊命名,是指作家在创作中根据一定的创作意图,为揭示人物性格、命运及其与作品的背景、结局等的关系而给......
<正>提起北京站,大部分人都知道它位于"东南二环附近",明城墙遗址公园的北侧,但很少有人知道,如今热闹繁华的北京站东片儿地区,过......
在18世纪40年代的道德改良运动中,塞缪尔·理查逊凭着独树一帜的言情小说将笔触伸向人物内心意识而非外部生活在文坛异军突起,成为......
塞缪尔理查逊的道德小说塑造了帕梅拉具有坚定贞洁信仰的女性帕梅拉。他通过意识差异、融合而引起的矛盾对话反映帕梅拉的女性美德......
帕梅拉的服饰是其美德的外在体现,美德本质上是社会属性的,帕梅拉的服饰反映了理查逊想要建构一种基于传统社会秩序和以男性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