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相关论文
1644年五月,朱由崧在南京登临监国之位,可面对黄河以北清军、顺军两大巨头,他毫无与之对抗的信心,便将注意力放在南方这片“基本盘”上......
关键词:农民战争,危机与威胁,明朝灭亡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9)09-0020-05 部编教材第17课“明朝的......
张献忠,陕西延安人,生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曾为延安府捕快。他身材魁梧,性格桀骜不驯,面色微黄,人称“黄虎”。生逢乱世,张献忠于明崇祯......
李一氓同志来信:“我拟有暇读些古今中外的书,写为短文,发点议论,这算第一篇。”“全年我想写六至八篇。”李老年逾古稀,仍然勤读不辍,而......
邱华栋,小说家,诗人,出版有小说集、电影和建筑评论、散文随笔集、游记、诗集等100多种单行本。曾获第十届庄重文文学奖、《上海文学......
明朝末年,朝政腐败,关外清兵经常寇掠关隘,关内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斯文凋弊,整个大明朝的总体局势用兵荒马乱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这......
2012年开始,因为写作《踪迹史——唐友耕与石达开、骆秉章、丁宝桢、王闿运交错的晚清西南》一书,我走访过近百个村落,但去探访广州市......
专家认为,从彭山岷江河段出土的文物,其数量、珍稀程度和研究价值,“相当于第二个三星堆”。而对于岷江岸边,这些世世代代生活在“张献......
相信很多人对于在华经历复杂、角色独特的庄士敦有着浓厚的兴趣,我也不例外。因此,当天津人民出版社的张献忠谈起《Confucianism and......
明末清初的农民大起义,从公元1628年(明崇祯元年)开始,到1664年(清康熙兰年)才告结束.这一次的农民大起义,以李自成、张献忠所领......
读书是赏心乐事,但读某些书除外。如果你不想给自己幼小而脆弱的心找抽,就不要读古代的野史,尤其明代,特别是晚明的。周作人说历史是一......
《杨柳街》的故事有点吊诡。历史记载上关于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的屠城罪行,不胜枚举。他一向被冠以杀人魔王的恶名,张献忠七杀碑名言......
清代初期都江堰的修复与重建明末清初,四川发生了长达37年的战乱,成都平原处于清军、南明军、农民义军、地方武装等4支军事力量的......
“古镇铁山,美丽富饶,闻名遐迩。三面环山,两河绕膝,阡陌纵横,交通发达,田地肥沃,市场繁荣,物富民丰,政通人和,欣欣向荣。北通普州而成都,南极......
塞北往事 历史上,榆林是兵家必争之地。春秋为晋,战国归魏,秦统一六国后为上郡地,唐及五代时设夏州、银州、麟州、府州、绥州,均属关......
明末农民军首领张献忠身长面黄,彪悍果敢,性格古怪,自称“八大王”。1644年,张献忠攻入成都,后在成都称帝,建立大西政权后,开科取......
崇祯十二年(1639年),农民起义已是遍地烽火,明朝统治摇摇欲坠。在这种形势下,崇祯皇帝把扑灭农民军的希望寄托在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杨嗣昌......
前不久重庆市的通远门遗址公园开放以后,市民谢先生反映城墙上的浮雕有些不妥.此浮雕记载,这里只发生过两次比较大的战斗,一次是宋......
孝子里——张献忠的仗义柔肠 2004年11月间.武昌楚王府遗址处因为建设施工,发现了三口古井。井中出土了很多文物,其中有刀、剑,有装满......
明末清初有关记载张献忠的史书大多对其稍有贬低之意,尤其对其血腥的屠戮与"嗜杀"行为颇为憎恶。但作为一代农民领袖,能够在群雄逐鹿......
四川彭山一带,世代流传着一首民谣:“石牛对石鼓,银子万万五。有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如同所有的寻宝线索,这首看似无厘头的民谣,吸引......
<正> 明末王二、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领导的农民起义,波澜壮阔,前仆后继,从明末天启七年(1627)到清康熙三年(1664),持续三十......
崇祯十三年(1640年)八月,张献忠在奉节土地岭(今重庆奉节县竹园镇)全歼京营总兵张应元、汪云风所部,一举突破湖广竹溪、房县(均在......
<正> 中国农民战争史的研究,在全国解放后,曾几何时,群芳吐艳,百花齐放,被称为史学界五朵金花之一。可是,80年代后,史学研究开拓......
2017年彭山区江口镇因打捞张献忠沉银的考古事件在海内外媒体上颇引人瞩目。不过,不太为人所知的是1930年代初期,这里曾经发生过葛......
明朝末年,同著名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齐名的张献忠,后来在四川作了近三年的大西皇帝.在他之后,天府之国四川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人......
<正>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爆发过多次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可是,他们英勇奋战的结局不可避免的都失败了。史学界曾经有很多同志著书......
一九七八年八月出版的部编中学历史课本《中国历史》第二册第四章第四节以“李自成领导的明末农民战争”作为标题,进行了论述。一......
【正】评论家陈朝红先生曾这样说:"当今文坛,空前活跃,异彩纷呈:眼花缭乱的旗号和主张,各不相同的追求和探索,多种多样的写法和格......
有句著名的话,叫“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它说明了人们在试图抵达和还原真实的历史时面临的艰难和尴尬。由于立场、视角和目的......
四、在耶稣会内部掀起的"反汤风暴"1647年1月,张献忠死于清军先锋马队的箭簇之下,安、利二神父被肃王部下俘获,因为他们是外国人,受了箭......
我们曾说过"遵义注定要成为一座名城"。明末,张献忠的"大西国"覆灭后,其手下四员大将召开了一次"遵义会议",使明王朝的偏安小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