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新闻学相关论文
《新闻学季刊》是中央政治学校新闻学研究会创办的一份专业的新闻理论刊物。是民国时期新闻学理论刊物中的佼佼者。它于1939年11月......
中日战争压力下,20世纪30年代的宣传学研究颇受瞩目,梁士纯是其中关键人物。1934至1937年,接受美国新闻学教育和实践熏陶的梁士纯......
文章主要从两个方面梳理了《战时记者》关于"新闻武器论"的研究。一是分析了《战时记者》对"新闻武器论"学理之源的探究,阐述了《战时......
新闻记者是一种向社会大众传递信息、引导社会舆论并推动社会发展的职业,属于时代和历史的见证者、记录者,一直被社会所重视。1931......
抗日战争爆发后,新闻编辑的思想与实践也与时俱进,主动适应新的时代环境。新闻界提出政治定位上要站紧民族与社会的立场,读者定位......
抗日战争时期许多新闻教育院系都内迁至重庆继续办学,新闻界同时出现了战时新闻学。本文按照教育理念对战时重庆的新闻教育院系进......
<正>媒体情报功能的影响及成因1.从媒体从事情报活动情况的影响来看,其情报功能与新闻宣传等功能是并行不悖的关系,类似"耳目"与"......
新闻学期刊是观察近代中国新闻学研究由幼稚走向成熟的一面镜子,也是期刊运营者克服经营困难、实现价值突围的缩影与见证。20世纪......
任毕明是著名的新闻学者,他的主要贡献在于率先提出了战时新闻学理论,著有《战时新闻学》一书。笔者主要从任毕明对战时新闻学的界......
抗战期间流行的"战时新闻学"与战时新闻政策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战时新闻学为战时新闻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思想基础和学......
范长江最初以"自由职业的新闻记者"名世。然而,全面抗战爆发后,其职业身份却迅速转变为"新闻参战者"。与此相应,其新闻思想也由信......
<正>《战时记者》由浙江省战时新闻学会主办,创刊于1938年9月1日,月刊,16开本,每期向国内外发行2000多份。《战时记者》停刊时间不......
杜绍文认为在抗日战争中,新闻工作者要站在反侵略的第一线,以手中的笔纸为武器,发挥'新文器'的作用,肩负起应有的责任。杜......
文章分析了抗战时期《战时记者》主编杜绍文《战时报学讲话》一书对战时新闻学的贡献,这主要表现在:(1)探讨了战争与新闻学的关系,提......
《战时记者》1938年9月1日创刊于浙江省金华市,1941年因办刊环境日益恶化而停刊。这本跨越3年,出刊了2年半的新闻学专业刊物,为中......
任毕明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新闻工作者,首先正式提出'战时新闻学'这一概念,并对战时新闻学理论进行了系统论述。笔者主要从任......
<正>范长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记者、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他的生平和贡献吸引了学界和业界众多关注的目光,成为现当代新闻人物研......
<正>2014年7月12日至13日,由安徽大学中国报刊与社会历史研究所主办,安徽大学学报编辑部、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和史学月刊......
抗战大后方新闻史研究,是抗日战争史、中国新闻史、抗战大后方区域史的重要组成。相比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延安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
“战时新闻学”所赖以支撑的工具理性,在中国新闻与文化传播史上有十分悠远的思想源头。甚至可以追溯到晚近以来中国的绝大多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