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票行为相关论文
社交媒体作为公民在线政治参与的平台,被认为是完美公共空间的在线呈现,有学者称其是民主社会的基石,认为势必对民主政治社会的发展带......
21世纪初,拉美地区掀起了左翼民粹主义政党执政的浪潮,但2015年以来,这些左翼政权相继下台.由委内瑞拉前总统查韦斯领导的民粹主义......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年、2012年、2013年、2015年的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新旧媒体使用频率对基层政治参与的......
本文基于控制权的视角来研究股东投票行为及股权结构对中小股东保护的影响。通过对概率投票模型进行分析,得到了股东投票行为以及......
政治社会学将公民进行政治参与行为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公民通过采用各种合法化和制度化的方式来参与公共服务与管理的决......
在美国这个极富宗教性的国家里,宗教被视作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宗教与全国性选举关系的研究为观察美国宗教与政治的关系提......
本文主要采用案例研究方法,着重对国会议员的投票行为进行考察探讨,并采取数据统计分析的形式,对投票行为之宗教因素进行深入研究。首......
民粹政党自转型之初就在中东欧各国政治中占有一席之地,随新自由主义的深入发展而更加繁荣,在选举中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显著影响......
<正>一、理性选择理论与投票悖论:基本的界定不得不承认的是,理性选择理论在西方学术界的繁盛程度与复杂程度是令人叹为观止的,这......
本文以社区居委会选举的选民为对象,实证分析了社区居委会选举中回答DK的状况、影响因素以及回答DK者的投票行为.(1)社区居委会选......
本文所讨论的问题是中国的地方人大如何才能促进法治的发展。对于“法制”和“法治”这两个词语的理解在某种程度上应当大有不同。......
与强调投票心理动机的激励理论不同,本文从动员理论出发来分析城市地方人大选举中的投票行为.我们认为,由于选举的有限竞争性以及......
"投票悖论(voting paradox)"与"不投票悖论(paradox of not voting)"问题构成了目前投票行为实验研究的边界,而核心问题则是投票与......
所谓公民投票,原为一广义的法学概念,举凡公民行使选举、罢免、创制、复决等所有的投票行为,均可包括在内。现在用公民投票,多赋予......
选举研究中的投票行为研究从传统政治社会学中脱胎出来,经历了从行为主义到理性选择论的范式转换。这种进步和转换不是简单的淘汰和......
近年来,电子表决、电子计票方式在全国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逐步得到推广和运用,大大提高了表决效率.但在表决过程中出现的"未按表决......
选民的政治参与是冷漠还是热情关键取决于选举过程中是否包含一套利益纽带机制,这套机制能将选民的利益和选民的投票行为连接起来,......
"经济投票"理论为分析公民投票行为内在机理提供有效的观测窗口。伴随我国农村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民主选举的蓬勃开展,针对投票人投......
在关于政治参与影响政治效能感的研究中,国外学者提出了“工具说”、“发展说”和“结果说”三种解释框架.虽然三种解释不尽相同,但学......
“哪里有网络投票,哪里就有‘刷票’”仿佛已成了人人皆知的潜规则。2020年10月15日,第30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组委会发布声明,称本届“观......
<正> 在以选举政治为核心的西方社会中,候选人因素对选民投票行为的影响愈益重要,甚至成为选民投票抉择的决定性因素。台湾地区的......
从X村村民投票选举原妇女主任彭女当选为村主任的行为锁定入手,从信息不完全和交易费用的存在两方面,分析了村民投票行为路径依赖的......
近几年来,中央推出了一系列农渔业的惠台政策,受益于惠台政策的台湾农渔民们,选举时的投票行为是否因此改变,惠台政策的经济效益是......
民主选举制度是乡村中国村民自治最基础的部分,其核心是多数原则及投票行为。在考量部分乡村社会后发现,多数原则原本意义上的相对......
独立董事在董事会表决中常常不能公正地投票、监督,这成为影响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重要原因。组别偏好和从众偏好分别在个体层面和群......
基于CGSS2014数据,通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在控制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户籍、政治面貌、社会阶层等变量后,就政治效能感对......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自由和保守的意识形态的考察、选民与投票行为的研究成为政治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如何探讨人们的政治心......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年、2012年、2013年、2015年的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新旧媒体使用频率对基层政治参与的......
在"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战略方针的指引下,中央推出了一系列惠台政策。惠台政策为台湾民众带来大量利益的同时,这种经济领域交流的......
2012年12月,安倍晋三领导的自民党赢得众议院大选,日本在不到四年的时间内第二次实现政权更替。此后自民党共经历两次参议院选举和......
政治学理论认为,两党制国家或地区的选民结构中存有大量中间选民,其投票行为较为理性,且可左右选举结果。但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
经济投票理论认为,执政者的经济表现决定选民投票行为,当选民认为执政者应为经济表现不佳负责,或选民对未来经济评估悲观时,会投票......
<正> 政党认同取向是指选民以其政党认同而非其它变量为主要或唯一投票取向,是政治学理论中研究选民投票行为的主要理论模型之一。......
政治选举是公民政治参与的一种主要方式,也是民主制度的核心体现。观察美国政治选举,社交媒体的应用使得美国总统的选举动员方式发......
本文以社区居委会选举的选民为对象,实证分析了社区居委会选举中回答DK的状况、影响因素以及回答DK者的投票行为。(1)社区居委会选......
当今互联网业务的类型与功能越来越多样,互联网用户对网络服务的依赖程度也与日俱增。为了满足逐渐增长的网络业务需求,就需要网络......
选举投票制度是现代民主国家中最重要的政治制度,并且公民是民主政治的主要参与者。在全球民主化大背景影响之下,我们可以感觉到大......
与强调用民主价值观、政治效能感解释中国基民人大选举中人们投票行为的思路不同,作者将阶层政治论的基本逻辑用于解释投票行为。......
近年来,台湾青年在选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台湾青年选举行为进行研究,了解其投票行为也显得日益迫切。一般研究认为台湾......
美国提倡思想自由,制度创新,但又是宗教色彩很强的西方国家。虽然宪法第一修正案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政教分离”的原则,但这个分离是......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学者对美国选民的投票行为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提出了若干理论观点,形成了不同理论流派。美国学者的理论与实......
改革开放30年,在明确了将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以后,随着改革的逐......
新闻记者黄年先生说过:「政治人物写历史,新闻记者写新闻,这是平常岁月。但是,如果到了政治人物只会闹新闻,而新闻记者必须写历史......
相较于过去4次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以下简称"大选"),2012年"大选"选民出现了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主要投票取向的新特点,"统独"认......
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在和平发展的道路上快速改善。为了争取台湾同胞的认同和支持,大陆推出了一系列惠台政策,这其中既包括到台湾......
不同选举制度的主要区别在于席位分配方式、选区划分以及选票结构的不同技术安排上。本文以比例代表制为具体分析对象,深入探讨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