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叶锈病基因相关论文
小麦抗叶锈病基因Lr19具有很强的抗叶锈性,目前很少发现对其有毒力的小麦叶锈菌,克隆该基因,研究其抗病机制对于该基因的高效利用......
小麦叶锈病是危害我国小麦生产最重要的小麦病害之一,具有危害大、流行范围广等特点。如果环境条件合适,小麦叶锈病就能迅速传播,对小......
小麦叶锈病是影响小麦生产的一种世界性病害。通过生产实践证明,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害最经济、安全和有效的措施。然而,当......
小麦叶锈病是由小麦叶锈菌(Puccinia triticina)引起的真菌性病害,全世界小麦种植区均有叶锈病发生,在中国的西南和西北部造成的产......
小麦叶锈病是国内外影响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因此,对小麦抗叶锈病基因进行标记、定位,可以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便利,并对随后......
学位
由小麦锈菌(Puccinia recondite f.sp.tritici)引起的小麦叶锈病是影响我国小麦生产最主要的病害之一,为了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
小麦叶锈病对我国小麦的生产有巨大影响,如何获取丰富的抗源材料用以培育抗病品种是育种家们一直关注的问题。一些优良的抗叶锈病基......
在三种小麦锈病中,小麦叶锈病的分布最为广泛。病害严重时,可造成小麦种植区大面积的减产,对小麦品质亦有重要影响。近年来,随着全球气......
基因推导结果是抗病育种和抗病基因合理运用的理论基础。选用20个鉴别能力较强的小麦叶锈菌致病类型,在3个恒定温度和2个恒定光照强......
通过杂交将近缘植物中的抗病基因导入普通小麦是抗病育种的常用方法。在利用二倍体和四倍体杂交合成双二倍体小麦过程中,二倍体或......
普通小麦D基因组的供体材料粗山羊草含有丰富的抗叶锈病基因资源,而且具有较好的农艺性状,在抗病育种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研......
利用我国小麦叶锈菌5个优势致病类型的混合菌种,在田间对27个二倍体和10个四倍体小麦近缘种成株期抗病性进行了接种鉴定,发现3个粗......
选取在成株期表现高、中、低抗叶锈性的28个小麦微核心种质,利用39个以Thatcher为背景的近等基因系(或单基因系)作为已知基因的鉴别......
小麦品系5R625苗期和田间均对小麦叶锈病有良好抗性,但其所携带的抗病基因还不清楚。利用36个携带已知抗叶锈病基因的对照品系和15......
小麦品系L224-3苗期和成株期对目前大多叶锈菌生理小种表现抗性,鉴定和定位其中抗叶锈病基因对培育持久抗叶锈品种十分重要。苗期......
1997~1999年间利用我国294个小麦叶锈菌株和主要流行小种,对目前国际上发现和命名的43个抗叶锈病基因(Lr基因)进行了苗期抗病性、成......
以Thatcher和2 3个以Thatcher为遗传背景的小麦抗叶锈病近等基因系及TcLr19与Thatcher杂交F2代植株为材料,利用AFLP技术开展了小麦......
cDNA—AFLP技术结合了RT-PCR和AFLP技术,用于分析植物mRNA的表达差异。该技术保留了AFLP技术的可靠性与高效性,可广泛地应用于植物生......
明确中国小麦LB0288中所含的抗叶锈病基因,找到与其紧密连锁的DNA分子标记。将小麦LB0288和感病小麦品种Thatcher杂交,获得F1、F2......
为明确小冰麦33在抗叶锈病方面的应用前景,选用了来自全国21个地区不同年份的214株叶锈菌株对小冰麦33进行苗期抗叶锈性鉴定。结果......
为了明确周麦11、西农1163-4抗叶锈病基因与周8425B中Lr ZH84的关系,用叶锈菌小种THTT接种周麦11/中国春的145个F2单株,而另一叶锈......
为鉴定17个粗山羊草品种(系)中可能含有的抗叶锈病基因,用10株具有不同毒力的小麦叶锈菌混合菌对17个粗山羊草品种进行成株期抗叶锈......
引言 在我国乃至全世界,小麦是一种被广泛的种植禾本科农作物,在我国,小麦的种植面积仅仅次于水稻,在小麦的种植中,由叶锈菌引起的小......
用一套分别含有不同抗叶锈基因的53个以Thatcher为遗传背景的近等基因系(near-isogeniclines,NILs)对已报道的分别与抗叶锈基因Lr24......
本研究利用周8425B与中国春杂交获得的F2和F3群体,采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SA),获得了与LrZH84紧密连锁的EST分子标记BF482555,并在......
为了给小麦抗叶锈基因的发掘和利用提供理论指导,对目前我国小麦主要抗叶锈病基因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认为Lr1、Lr3、Lr3bg、Lr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