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控制相关论文
1998年Longo[1]提出通过将直肠下端黏膜及黏膜下层环形切除来治疗痔的方法(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与传统......
排便感受器是排便控制反射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定位对小儿直肠和肛门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排便控制反射南肛门内括约肌......
...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因直肠癌及其他原因导致肛门失禁患者的排便控制问题,本文研制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生物反馈式人工括约肌,模拟人体肛......
目的探讨经前会阴直肠癌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例确诊为直肠癌患者实施经前会阴直肠癌切除术,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无手术死......
针对肛门失禁患者的排便控制问题,研制了一种新的生物反馈式括约肌装置.根据正常人排便控制原理及内括约肌松弛反射过程,利用压力......
如厕规律适当早起一些,使早饭前后有较充裕的时间,最好每天在固定时间排便。有了便意即应排便,不要加以克制。每次排便控制在3分钟内,......
本组自1992年6月~2000年6月收治小儿神经源性大便失禁176例采用双侧髂腰肌加强盆底肌,直肠悬吊术治疗,术后进行康复功能训练,取得比......
<正> 近年资料显示,腹腔镜胃癌切除术在淋巴结清扫范围和清扫数目上,同样能达到开腹手术的要求,近期效果满意,但远期效果如何尚待......
<正>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congenital anorectal malformation,ARM)是小儿最常见的消化道畸形,其发病率在新生儿中为1∶1 500~5 000......
<正>肛肠疾病是小儿外科最具代表性的病种,主要包括先天性巨结肠、便秘与失控、先天性肛门畸形以及一些肛肠会阴杂病,如:肛瘘、便......
<正>排便是一个生理活动,而排便控制实际上是个社会活动。所以排便功能的要求与评价要包括生理与社会生活两个方面。生理上排便是......
<正>协调控制大便是人类参加社会活动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大便失禁会导致难以想象的心理及生理压力。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外科医生......
1 资料与方法 资料:本组低位直肠癌切除术后患者男 24例,女 6例:年龄 35~ 79岁。其中行直肠癌切除乙状结肠肛管吻合术 20例,行直肠癌切......
我院结直肠肛门外科2012年1月2014年12月对5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保肛术后进行早期系统的排便功能训练,取得了满意成效。1.1一般资料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