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和相关论文
艾米丽·狄金森是美国重要诗人之一,其诗歌已逐渐成为西方经典。西方学者关于狄金森的研究成果为中国的狄金森研究奠定了基础,但由......
1999年,我进入常德烟厂报工作,除了完成日常的采访报道工作,同时还担任文学副刊编辑,从此,码字成了我工作与生活的全部,至今已近二......
一点私房话: 喜欢在音乐的翅膀下享受歌声、弹奏吉他:喜欢和同学一起分享笑声。把脚印留在欢乐谷;喜欢静下来的时候,开动想象的机器......
林语堂从小受的是教会教育,缺乏对国学知识的掌握。从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1916年到清华大学任英文教员时,才开始读《红楼梦》,以......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五步思维流程”训练法,对提高学生的快速作文能力大有裨益。那么,何谓“五步思维流程”呢? 第一步,悟透文题。 ......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1903—1950),英国小说家兼散文和社会评论家。生于孟加拉,后回英国,毕业于伊顿公学一九二二年至一九......
最新作品:《神奇犄角》 经过青春的洗礼,丹尼尔·雷德克里夫正在一步步蜕变。他剑走偏锋,为了证明自己,迎难而上,尝试各类风格迥异的......
端木蕻良是曹京平的笔名。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中国的上个世纪30年代,是动荡不安的年代,国民党的白色恐怖,日本侵华战争的蹂躏,......
老诗人圣野在《诗的散步》中说:“在诗人的心的蔚蓝的天空上,总是飞翔着一只小鸟,这鸟就是童心。”在小学生的心底,有一支支动听的......
听到木心先生辞世的消息,呆了片刻,轻轻对世界说:你最后的情人已经远行。你的物,你的色,你的生命,你的文明,你深情的往昔,你薄情的现在,你迷......
准确理解文学性文本(包括小说、诗歌、散文和戏剧)重要词语和重要句子的含义(意)一直是高考大阅读的高频考点,我们应该如何去解答此类题......
我是一个退休多年的中学教师,在中学任教的时候,由于尝到了写日记的甜头,我自己写日记,也要学生写日记,并且把写日记代替作文的教学……......
什么是散文?这一话题,目前文学界的看法并不一致。我只是根据我本人几十年来读散文、写散文、译散文、评散文、编散文获得的体会,说说......
本期“名师导学”配合苏教版七(下)第三、四单元学习 本期作者:陈祖平 赵雨舒 朱通明 易培培 陈莉烨 陈丽丽 朱爱民 瞿晓艳 ......
阅读能力作为英语学习中的四大能力之一,是潜力最大且最为重要的一种学习能力,且其在近年来的考试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因此,探究如何......
被友情胁迫拜读一些据说有才的文字时,我往往瞄了几眼就给出结论:是写得不错,不过和文学创作无关。 你都没读完,怎么敢这么肯定? ......
《精神明亮的人》 书名:精神明亮的人 作者: 王开岭 著 出版社:书海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1 导读 王开岭的文字,有......
雨果说过,比海洋广阔的是人的心灵。可没有知识栽培和浇灌的心灵是悲哀的。因为一个人活着要有点儿恬静,有点儿充实,有点儿价值,就不能......
我叫何冬梅,今年75周岁。我从小对读书情有独钟,由于家境贫寒,为了要读书我曾哭过、闹过,但始终进不了学校的门槛。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我......
一个男人的心好像北方的深井,井水里映照飞鸟,有行云,青苔幽暗。但是这些不是男人的心,男人的心是那深不可测的井水。 ——蒲荔子 ......
(一)虽然百龄作家杨绛与现代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新诗大家林徽因(1904—1955)、冯至(1905—1993)、何其芳(1912—1977)、卞之琳(191......
沈诗棋,新生代实力派作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海归。曾在多家报纸、刊物发表散文和短篇,《80后围城》、《工体最后一个处女》......
美国诗人弗罗斯特说:“诗意乃解释时从散文和诗中消失的那种东西。”汉法语言文字不同,语法殊异。法诗汉译,等于把两种不共戴天的文字......
集矛盾于一身的英国人真是人类学家研究的绝好对象。他们一方面矜持有礼,另一方面却能骁战球场。他们的拘谨冷漠或许是被老大帝国繁......
读书真的能“练脑” 读书对大脑有益,这句话过去人们感觉好像是泛泛之谈。现在科学家发现,读书真真切切地会对大脑产生多种多样的......
宁夏师范学院的“学人文库”出版了四辑,已蔚然大观。我的老师钟正平教授记挂我,使我有幸拜读学习了师院好多老师的专著和文章。如......
<正>鲁迅先生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学家。鲁迅作品具有深广的思想意义与高超的艺术造诣,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无价瑰宝,是鲁迅先......
互联网时代,报纸会消亡吗,我认为不会。因为,任何物品只要能满足人们需求,就有生存空间。不过,报纸数量将会大大减少。目前,全国个人和媒......
丰子恺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他的漫画脍炙人口,流传极广;音乐著作《音乐入门》令人印象深刻;散文和诗词,隽永疏朗,别具一格……但是......
<正>鲁迅的散文诗《求乞者》作于一九二四年九月,最初发表于同年十二月出刊的《语丝》周刊第四期。 《求乞者》是一篇释愤抒情文。......
读陶行知的作品,常常引发我思考当下的职业教育问题,并且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我解释不清楚。好在有一些伟大......
写散文和作诗词、书画一样,人人有自己的风格。古代的文学大家于此,往往能够信手挥洒,不落恒蹊。李清照的《金石录后序》,就是一篇......
影片灵感来源自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作品《昨日的世界》。故事中主人公的命运和他本人真实的命运也有极大的相似之处,因此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