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华文文学相关论文
很多西方在殖民地的白人作家,却发展出一种所谓殖民地文学,故意简化或丑化殖民的他者及其社会。新华文文学一向拒绝海德格所说的“存......
新加坡华文文学语言的城市特征鲜明.多种语言的兼收并蓄,使新加坡华文文学语言洋溢着现代工商城市的气息,体现了南洋国际化都市海......
为庆祝新加坡与中国建交20周年,新加坡著名女作家蓉子主编出版了《鱼尾狮之歌——新加坡诗歌散文集》。《鱼尾狮之歌》抒写的是新华......
《鱼尾狮之歌》这部文集虽不能代表新加坡华文文学的全部,但作为一个“抽样”,仍然可以让我们看到新加坡华文文学创作队伍的规模与特......
新加坡华文文学语言由于独特的自然、社会和文化环境,在词语和语法两方面形成与其母体--中国文学不同的特点:大量吸收外语成分并构......
华文旧体诗写作自晚清以来相当蓬勃受五四运动的影响,白话文在20世纪20年代逐渐成为新加坡华文文学的主流。但在新加坡立国以前,华文......
新加坡华文文学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微型小说的写作风气,可说是占据了新加坡华文文坛发展的半壁江山。这一趋势的崛起与新加坡华......
由于个人研究领域和专长的关系,笔者有幸较早地看到了两本有关新马论著的草稿及定稿——胡月宝所著的《鱼尾狮与鱼尾狮旁的花木兰:......
黄孟文1995年12月,新加坡隆重召开了世界华文作家会议,会议的主持者即为新加坡作家协会会长黄孟文博士。他祖籍广东梅县,笔名孟毅,1937年出生于马......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是西方意识形态和西方文化话语的产物,20世纪西方的中国想象在明暗之间摇摆。在此影响下,处于东西方文化交汇......
从比较文学形象学的视阈来说,香港文学和新加坡华文文学基于共同的民族文化心理积淀,建构了"温情中国"的形象,但由于注视者观看时......
<正> 新加坡华文文学,是开放在马六甲海峡南端的一朵奇葩。六十多年来,由于受着热带风雨的滋润,如今她已是枝繁叶茂,繁花似锦了。......
1990年到2009年发表于《华文文学》和《世界华文文学论坛》两刊的新华文学研究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及跨文类研究等几个方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