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文学相关论文
新时期以来,粗鄙话语开始大规模地出现在这一时期的小说之中,这种现象在之前的文学中是极少发生的。粗鄙话语的出现,为新时期以来......
作为当代文坛不可缺席的代表人物之一,刘心武以新时期文学的开路者、领跑者、奠基者而被关注。纵观刘心武的小说创作,他之所以能多......
贾大山和贾平凹曾分别凭借《取经》和《满月儿》共同荣获“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并因自己的文学实绩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备......
饥饿是人类生存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同时也是文学中的重要主题,中国文学中留下了大量有关饥饿书写的作品。从杜甫的诗歌《三吏》中对......
在洪子诚先生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中,没有了“经典”的不证自明的堂皇位置,也不存在“排排坐,吃果果”的“排座次”现象。赵树理......
《封面中国三十年》从一个独特的视角,解读30年来中国社会百姓在物质、精神、生活形态的巨变。该书从1978年至2008年间众多杂志中,精......
成长背景和人生际遇怎样影响着一个作家的个性与禀赋?“海派文学代表”王安忆又如何看待“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传统与当代继承关系?学......
从“新群众运动”的角度出发,可以整体性地解释“新时期文学”的兴起,以及“新时期文学”与1950-1970年代的关系.在改革初期,“新......
《人生》是路遥穿过多重障碍、进入自由写作心境的创新之作,也是他力图表现生活复杂面貌的用心之作。正是这种对生活复杂性的极力......
到20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正好过了100年,这也意味着中国女性意识觉醒走过了100年。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文学走入了新时期,......
自觉的文体意识,源于对文体本质的深刻认识;而一定的文体又是一定历史生活积淀的产物,并非空穴来风,可随意为之。更深刻一些说,对文体本......
21世纪初,新一代的学者李杨,针对二元对立的文学史书写模式所造成的"断裂论"发起了批评,具体就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中的当代......
本文将以妓女形象为关注点,结合具体作品,对新时期妓女形象的“丑”与“美”进行系统而深入的解读,以此来更好更全面地帮助理解新......
端木蕻良是曹京平的笔名。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中国的上个世纪30年代,是动荡不安的年代,国民党的白色恐怖,日本侵华战争的蹂躏,......
中央电视台2005年新年新诗会上,梁小斌被评为年度推荐诗人。推荐语中这么写道:“诗人梁小斌,一个磨难时代的诗歌童话,他坚韧而坚强地持......
主体性的神话与死亡——新时期文艺发展中的主体性演进○邹定宾新时期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同时也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在由它......
黔北文学的地域文学特征值得重新探讨。它既不是在封闭的黔北地域独自生长,也没完全成为主流文学的回声,而是呈现出地域性与共通性共......
<正>如何看待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文学批评,如何评价这一时期的文学批评,这些问题在90年代末,似乎 并没有引起人们的特别重视,或者......
站在世纪之交的门口,我们回顾以往中国文学的历史,纵观目前的中国文坛,可以肯定,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虽然走过了很长一段弯路,但到目前为止......
当我们研究价值重建与21世纪文学的发展时,我觉得有几个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首先,价值重建与价值重估是联系在一起的,没必要在理论......
1987年10月,本刊编辑部邀请了一些青年研究工作者座谈有关文学研究如何拓展和深入的问题,不少同志都提出了语言问题,并从理论上论......
姓名论文题目发表期刊发表日期作者单位钱中文曲折与巨变———百年文学理论回顾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学报 1999 6中国社科院文学所......
本文通过对 80年代文学 ① 的“回叙” ,指出 80年代文学不是由某种进化的逻辑构造起来的历史线条 ,而是由断裂的历史“层累”地积......
作者简介 著名作家张贤亮因病医治无效2014年9月27日在银川去世,享年78岁。张贤亮是新时期文学影响最大、争议最多、生命力最顽......
体认→爱着词的气味儿和痛感 在某种程度上,诗歌就是精神的“安乃静”,它勉力维持着热爱它的人最终达到万物归一的宁静,以毒攻毒,以......
摘 要:新时期文学中构建“女性乌托邦”的这一思想深受西方文学及女性主义社会思潮的影响,但也有着自己所独有的特征。“女性乌托邦......
回眸新时期文学发展,在作家、创作和发表(出版)之外,不应忘记“海外窗口”在推动中国大陆新时期文学的对外传播等方面所发挥的巨大......
“新批评”的理论研究在新时期以来已经非常繁复,但是关于“新批评”理论在批评实践运用的研究却相对贫乏,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经验的......
土改做为中国历史上一项重大的政治事件,它不仅被史学工作者记入历史,成为史学界至关重要的研究课题,更被诸多作家记入文本,成为文学界......
“乡村女性进城”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话题,早在“五四”新文学时期就被很多作家表现过。新时期以来,随着国家经济建设、体制改革和结......
写英雄、颂英雄,关于英雄的文学作品在古今中外的文学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当代抗战小说英雄叙事以题材上的独特性,具备了区别于......
“向内转”与“现代派”渊源颇深:“向内转”本是里恩·艾德尔用于描述19到20世纪西方文学“现代”转向的术语,被鲁枢元借用来总结......
“地主”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也是中国当代文学书写的主要对象之一,到了新时期以后,随着“摘帽”运动实施,“地主”作为阶级......
新时期以来,特别是1985年"文化热"以来,文学--文化学批评复出并日益成为令人瞩目的批评趋向.这绝非是历史的简单循环,而是在新的历......
对文学价值观的研究应从文学自身的特性即意识形态性来进行。从文学自身的特点来看,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而文学价值观与意识形......
戊戌维新启蒙运动,是在西方文明入侵后变幻莫测的混乱秩序中拉开序幕的,外圆内方的传统士大夫人格使第一代启蒙主体既迫于西方压力......
中国自古至今的文坛之上,对于妓女形象的书写蔚然成风,除去在文革的特殊年代,文人们从来没有放弃过对这类边缘人物的书写。新时期文学......
本文选择王润滋创作及其引发的文学争论为研究个案,结合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改革题材创作的背景,力图重新审视新时期文学的意识形态......
新时期文学是一个不断演绎、渐进的状态。陈思和在《试论90年代文学的无名特征及当代性》一文中,对九十年代文学由“共名”到“无名......
本文以学理探究的态度,从文学、史学、哲学、政治学、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叙事学、美学等“文化研究”的多维视角,考察评判了新......
疯癫是精神和思维紊乱的外在行为,在文化意义上意味着偏离理性的轨道或因理性的缺席而表现的言行怪诞。它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