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活运动相关论文
新生活运动开始后,从新运主旨、提倡国货及“革心变俗”出发,国民政府内政部制定了《取缔奇装异服办法》,作为全国妇女的服饰标准。......
新生活运动(简称新运)是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蒋介石于1934年2月19日在江西南昌发起的一项大型国民教育运动。新运一经推......
新生活运动是1934年由国民政府发起,深入国民衣食住行的一场政治运动,以达到改造国民素质、建设民族国家的目的。《中央日报》作为......
“三八”妇女节诞生于世界妇女运动之中,纪念妇女争取平等权利的抗争。民国时期,妇女解放思潮广泛传播,妇女运动受到重视。1924年,在国......
\"新生活运动\"是1934年国民政府发起的一项全方位社会改良运动,以求国民生活的军事化、生产化、艺术化,实现国家强盛、民族复......
摘 要: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在彝族学生较多的学校,要结合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创新的思考和创造性的劳动,提高学生的语文......
近代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刘文楠著《近代中国的不吸纸烟运动研究》从一个独特的视角考察了近代中国国家与民众关系的塑......
“新生活运动”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国民党发起的一场国民改造运动。在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中,以“规矩”“清洁”以及“军事化”......
1934年开始的新生活运动是一场以“规矩、清洁”为目标的生活习惯改革运动。妇女界成立了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简称......
提及力行社,人们往往会联想起蓝衣社及其特务头子戴笠的种种暗杀行径,但这只触及事物的一个侧面。作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颇具影响......
陈济棠鼓吹在广东中小学进行读经1933年6月18日,陈济棠向西南政务委员会提出,请通令全省学校恢复读经。并拟具“正学风办法”;(一)......
1934年至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推出公民教育运动,这就是新生活运动。蒋介石的想法是,从人民的基本生活开始,改善其习惯与素质,从根本上革......
1935年5月10日,蒋介石为追剿长征途中的中央红军飞抵昆明,在各界民众欢迎大会及省党部扩大总理纪念周上作了题为“希望全滇民众负......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农村经济在内忧外患的局势下开始走向萧条,封建落后的乡村文化危机日益显现。价值缺位,道德危机的泛滥,以......
在国民党统治大陆的20多年里,迷信风水、思想守旧、行动荒唐的军阀、政客不乏其人,但象陈济棠那样笃信阴阳命相、堪舆卜算之术,以......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随着纸烟引起肺癌和其他心血管疾病被严谨的医学研究证实,烟草控制成为公共卫生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吸烟有害健康......
话说军阀韩复榘喜欢到处演讲。他留下的经典笑料,是他在担任山东省主席时在山东大学的一篇演讲。原文照抄如下: “今天是什么天气......
摘要:长期以来,学界对于新生活运动的评价有个基本观点,即认为长达15年之久的新生活运动其结果收效甚微,是场骗局,不得人心。本文对此提......
“新生活运动”源起江西南昌。1933年9月,民国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将行营设在了南昌。南昌是江西省会,与大多数内地省份城......
旗袍是上世纪20年代—40年代女性服装的主流,一统天下凡30年许。 说到旗袍,其实并非完全发源于满族的旗装。旗装妇女的袍子较为宽......
世人只知胡适是中国著名的学者、诗人,一生获35个博士学位,而不知他还是一个幽默大师。 胡适性情随和,宽容隐忍。温文尔雅,其幽默风......
新生活运动是我国上世纪三十年代国民党所发起的一项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这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正当下的社会风气,重扬国家的......
在国民党统治中国的22年间,新生活运动是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新生活运动时间长达15年,涉及国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界对民国新......
新生活运动从1934 年开始,一直持续到1949年1月蒋介石下野止,时间长达15年之久。在上海地区则持续到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开始......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新生活运动的目的问题,新生活运动是南京国民政府的一项重要的治国举措,其出台不是偶然的。......
1934年2月蒋介石在南昌发起新生活运动,试图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入手改造国民生活,恢复“礼义廉耻”的旧道德。该运动要求先从个......
1934年2月,正在南昌忙于"剿共"的蒋介石,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新生活运动,这场运动以恢复中国传统道德为核心,并迅速波及全国,上至......
1934年2月,蒋介石在南昌发动了一场新生活运动。蒋介石发动新生活运动的目的,是要利用国家处在内忧外患空前严重的“非常时期”,借新......
热心新政,为新生活运动“背锅” 1884年,小杨森呱呱落地。从出生那刻起,他便受到了身为“武秀才”的父亲的强烈影响,自小对习武从军......
谷正纲(1901-1993年),贵州安顺人.汪蒋权力之争中的汪派攻讦蒋介石的干将,凭此得以不断升迁职位;汪精卫叛国后,认清形势,不做汉奸,......
抗战爆发前,国民党政权发动的新生活运动,对该政权的既有电影生产动员体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表现在奖励、扶助、制定标准、共同/......
新生活运动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当时提出这一概念的主要目的是重整社会风气,树立新的道德理念,这项运动从多个方面出......
《孔夫子吃饭》是郭沫若后期历史小说创作的开篇之作,是他在1935年的语境下,对《吕氏春秋》记载的“故”事进行的“新”编,其用意,除了......
蒋介石的思想自成体系,混乱庞杂,集古今中外思想之大成.而其中他的法西斯主义思想体系占了主导地位.他的法西斯主义思想体系是在国......
1934年,京沪沪杭甬铁路管理局开始推行新生活运动,内容主要涉及清洁、规矩等方面.运动虽然取得了一些效果,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
20世纪30年代蒋介石发动了一场公民教育运动,即"新生活运动".新生活运动(简称新运),以1934年2月19日蒋介石在南昌行营扩大周理纪念......
20世纪以后,由于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传教士纷至而来,在华拓展福音事业.而此时,国民党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在三十年代开展新生活运动......
摘要:民国时期的画眉习俗十分流行,却未能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民国时期对画眉题材的文学描述,包括诗词、小说、戏曲等形式,其中诗是描述......
新生活运动是国民党统治时期一次大规模的社会运动。从其发起的历史背景、思想渊源、理论特征及推行情况来看,它实质上是中国现代......
1934年,在新生活运动发起后不久,蒋介石在南昌发布通令,要求各省分别推选历代乡贤,报送中央,作为本省楷模。这场乡贤推选活动以激......
以晋南地区为缩影,考察1930年代新生活运动在山西省的推行及其对民众社会生活的影响。通过开展"清洁"运动、改革社会陋俗、推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