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完整性震级相关论文
以河南地区(31°-37°N,110°-117°E)1970-2020年11月地震目录作为研究资料,采用G—R关系法、震级—序号法和最大曲率法测定不同......
为了实现对山东区域测震台网监测能力的科学准确的评估,分析山东及邻区地震监测能力的时空分布特征,为该区的地震研究和测震台网的......
地震目录最小完整性震级Mc的研究,可为地震活动性分析和地震危险性评价提供基础参考。以江西地区地震目录为基础资料,利用震级-序......
系统分析了川滇地区 1970~ 2 0 0 1年的区域地震目录 ,给出了川滇地区主要地震活动带 (区 )最小完整性震级的时、空分布。总体而言 ......
通过对构造活动强烈、地震活动频度高、台站分布极不均匀的云南地区开展最小完整性震级MC研究,试图为地震危险性评估和台站科学布局......
摘要:利用b值稳定性方法计算了云南省澜沧江流域上的小湾和糯扎渡水库台网地震目录的最小完整性震级MC,并对其实际监控能力进行了分......
根据首都圈活动构造展布特征,将首都圈划分为西区、中区、东区三个地区,采用拟合效果测试法计算首都圈及各分区1970年以来最小完整......
对地震目录的最小完整性震级MC的科学评估,是进行地震活动性和地震危险性分析的重要基础,而最小完整性震级MC又是表征台网监测能力......
该研究运用国际上新近发展的"基于概率的完整性震级"(PMC)方法,计算获得山西及邻区区域地震台网44个台站对周边地震事件的检测概率......
地震目录的最小完整性震级M C是地震学中最基础、最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也是表征台网监测能力的关键。以1970年至2012年山西断陷盆......
介绍了估计最小完整性震级MC的Rydelek-Sacks检验法,选取山东各个震情追踪区作为研究区域,使用1970年以来山东地区的地震目录,采用......
收集宁夏测震台网地震目录资料,采用MBS、EMR、震级—序号、MAXC、GFT等方法,对宁夏境内1970—2017年最小完整性震级Mc时序变化进......
根据陕甘宁交界区域测震台网中心提供的地震目录及部分台网资料,利用基于G—R关系的EMR方法,对1970年以来该区域地震目录最小完整......
为获得辽宁测震台网科学准确的监测能力评估结果,分析辽宁及周边地区的地震监测能力时空分布特征,为测震台网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地震目录完整性震级MC是地震学中最为基础的研究工作之一,对完整性震级的科学评估,是进行地震活动性及其他统计相关研究的基础,同......
最小完整性震级Mc是表征测震台网监测能力的重要参数,本研究采用“完整性震级范围”(EMR)方法,分“九五”和“十五”两阶段分析2001年1......
目前地震监测工作主要依赖于覆盖全球的地震台站组成的地震台网,相对于使用单个地震台站,地震台网有多方面的优势,对地震事件的位置和......
地震目录的最小完整性震级Mc是地震学中最基础、最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也是地震观测台网效能评估的关键.本文对构造活动剧烈、地震......
国际上新近发展的“基于概率的完整性震级”(PMC)方法,具有可考察地震定位中由于台站人为选择等造成的台网监测能力下降,以及避免传统......
在强震多发且台站分布极不均匀的青海地区开展最小完整性震级分析,对该地区的地震危险性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青海区域地......
地震目录是地震监测预报、地震活动性等研究的重要资料.川滇地震科学实验场地区近几十年来积累了大量的地震记录,为实验场的地震科......
针对中国地震台网“十五”项目建成后的地震监测能力科学评估的需求,为进一步优化台网布局、提升边疆海域等重点地区监测能力,本研究......
为实现对高密度、宽频带流动地震台阵地震检测能力的实时、不同深度评估,本研究采用"基于概率的完整性震级"(PMC)方法,以西昌流动......
应用完整性震级范围法(EMR)、稳定b值法(MBS)、R—S检验法,对陕西中部、南部地区1970年以来地震目录完整性进行分析,认为:研究区内......
本文根据陕西测震台网地震目录和地震观测报告等资料,利用基于G-R关系基础上的EMR法,对1970年以来陕西区域地震目录最小完整性震级......
利用震级—序号法、多种方法定量分析法和G-R关系等方法,计算研究了不同时间段内青海地区中小地震目录的最小完整性震级,并给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