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炎相关论文
在中国财政史上,与“量入为出”相对应的理财思想是“量出为入”,也叫以支定收,是指在合理确定财政支出范围及规模的条件下,根据支出确......
杨炎,字公南,凤翔天兴(今陕西凤翔)人,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出生于当地名流之家。青年时曾为河西(治所在今甘肃凉州)节度掌......
18 杨炎与18.1 传略 杨炎(727~787年),唐凤翔天兴(今陕西西安)人,字公南,人称"小常山人".新、旧唐书均有传.初为河西节度使吕崇贲幕......
杨炎是我国唐代一位著名的理财家。安史之乱后,唐朝经济凋敞,杨炎针对时弊提出相应对策。分析了杨炎的财政管理思想:将国家收支由过去......
唐代杨炎曾言:“财赋者,邦国之根本。而生人之吼命,天下治乱轻重系蔫”。自古以来,税收就是国家赖以生存的根本,治理税收流失的问题,必然......
<正>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的史学名著之一。全书二百九十四卷,以年月日为经,顺序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一千三百多年间政治、经济......
历史有时候异常神秘。一只无形的大手,在唐代中叶撮合了一个难得的机遇,让中国古代史上最杰出的经济改革家、理财家刘晏和杨炎同时登......
【正】 杨炎(公元727—781年),字公南,陕西凤翔人。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任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即宰相),建中二年(781年)贬官外放......
【正】 刘晏与杨炎,都是唐朝中期著名的理财家,也都死于冤狱。不同的是,杨炎害死了刘晏,自己又被卢杞所害,这当是中国古代冤狱中的......
杨炎,字公南,凤翔天兴(今陕西凤翔)人,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出生于当地名流之家。青年时曾为河西(治所在今甘肃凉州)节度掌......
隋唐至明中,海南一直是中国贬谪流人的重要去所。唐宋时期,贬谪海南的官员名单屡见位高权重的名宦。盖炎炎遐方最称政治倾轧中胜利者......
刘晏与杨炎是唐代两位经济才干,刘晏以整顿财政改善国家收入,稳定动乱后的唐财政而名垂青史,杨炎以创建颠覆性新税制而留名于史。......
唐中叶以来,藩镇势力的强大严重威胁着唐朝的中央集权统治。为解决财政和军事上的危机,唐代宗和唐德宗时期分别任命元载和杨炎主政......
两税法是中唐时期为解决财政危机而实行的一次重要的税制改革,它不仅对改善唐朝的财政起到了显著作用,对以后的税制改革也有深远影......
唐代税制和财政体制改革主要集中在唐后期、安史之乱爆发,全国编民大部流失,以征收人头税为主的租庸调制无法继续。经历数十年的摸索......
文章通过对唐中叶刘晏理财和杨炎两税法改革的回顾,认为以往研究者对刘晏和杨炎改革给予的正面评价需要再评价。刘晏所实施的以增......
两税法是唐代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适应当时土地集中、商品经济发展的赋役制度。两税法的总原则是“量出制入”,其主要特点是......
唐德宗即位后在全国推行杨炎所倡行的两税法以取代自唐初以来便被奉为国家正税的租庸调制 ,对后代历朝赋税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安史之乱"的爆发,让唐朝的经济由盛转衰,再加之各地藩镇割据,唐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锐减,无法应对正常开支,为解决些窘境,得到唐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