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传甲相关论文
林传甲《中国文学史》因常被视作中国人自撰的第一部文学史而备受关注,但学界对该著的研究却较为零散、不成系统。有鉴于此,论文共......
20世纪初以降,中国涌现出大量不同类型、特征的文学史著作,在它们钩沉文学历史的叙述文字背后,普遍存在着一种叙事空白,即大量未出场的......
本体是文学史学科的原点性问题,文学史学科中重大、深层次问题突破的前提依赖于其本体问题的解决。文学是人学,史学同样如此,文学......
中国是一个重史的国度,朝代的更迭,时代的兴衰,都细致入微而义简明扼要地记录或反映在卷帙浩繁的史著中,令人叹为观止.对于历史的......
中国社科院藏有吴树梅致李盛铎书函一通,《求是斋牍存》李盛铎书札系其复函。清代藏书家萧大猷著述繁富,离世两年前的一场大火将其书......
在中国传统语境中,“文学”义指“文章博学”,近代以后成为学术分科的一支,用于指以语言为表达方式的艺术。清民之际,西方“纯文学”史......
戏曲学的发生与20世纪初的三部“中国文学史”讲义的书写有密切关联。林传甲的“中国文学史”讲义虽然是受笹川种郎所著《支那文学......
林传甲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方志学家。他早年的字当为"魁云",后改字"奎云",后期主要用"奎腾"",归云""归于"诸说或当有误......
从1904年林传甲的<中国文学史>讲义出版迄今,中国文学史作为学科走过了近百年的历程.中国文学史作为学科如何进一步发展,如何保持......
1932年,郑振铎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由北京朴社出版。该版封面颇有特色,一只大钟赫然呈现纸上,时针和分针八字叉开,“插图本中国......
<正> 《黑龙江教育日记》以文学语言,如实的生动的逐日记载了1912—1914年三年间黑龙江教育基本情况,是黑龙江教育史上一部宝贵的......
黄人(一八六六-一九一三),原名振元,也作震元,乳名安宝,字慕庵、慕韩,别号江左儒侠、野蛮、蛮、梦暗、梦庵、慕云;中岁更名黄人,字......
清末民初是中国近代教育快速发展的时期,在普及教育得到迅猛发展的同时,女子学堂及职业培训等诸多方面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一系列......
11、民国元年七月二十七日(阳历9月8日星期日) 改定教育总会章程 教育总会正会长,郑君林皋,自京师临时教育总会回省。根据议决,组......
长久以来,林传甲的<中国文学史>被视为"第一本中国文学史",近时学者又以为这本文学史是依照<京师大学堂章程>的规限写成的"标准教......
林传甲在京师大学堂教学时的观念没有得到整体把握,因此人们对他的文学史观念也有误解。通过对他的两个讲义的综合分析,认为他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