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在普通股相关论文
一、每股收益会计准则的主要特点每股收益(EPS)是资本市场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性指标。我国现行每股收益的确定和列报主要依据证......
所谓反稀释作用,是指潜在普通股转换成普通股时会增加持续经营每股收益或减少持续经营每股亏损的作用。本文在介绍国外会计准则对......
企业对外发行不同潜在普通股的,如果单独考察其中某一潜在普通股,可能发现其具有稀释作用,但如果和其他潜在普通股一并考察,则可能发现......
【摘要】 新准则规定,普通股或潜在普通股已公开交易的企业以及正处于公开发行普通股或潜在普通股过程中的企业应计算和披露每股收......
为顺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新会计准则已对公司会计行为规范提供了指南,在国内上市公司规模越来越庞大的情况下,如何更加科学......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4号——每股收益》(以下简称“新准则”)对每股收益的计算、列报和披露进行了说明,它将导......
<正>一、《企业会计准则——每股收益》制定的背景关于每股收益的计算是自1950年以后在美国逐渐发展起来的,该指标主要用于帮助投......
<正>每股收益是指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份对当年净利润的平均额。它是衡量公司盈利能力的主要数据,也是影响股票市场价格的主要因素,......
每股收益指标是反映上市公司获利能力的重要指标,本文首先介绍了每股收益的计算,然后分析了当存在多项潜在普通股时稀释每股收益如......
<正>"企业发行多项潜在普通股时,各项潜在普通股的增量股每股收益越小,稀释程度越高"是被会计学界广泛接受的观点。对此,也有学者......
<正> 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4号——每股收益》(以下简称"每股收益准则")。这是我国正式发布的第一个关于每股收......
每股收益准则要求存在潜在普通股的情况下披露稀释每股收益。本文阐述了潜在普通股的涵义,对中、美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关于稀释每股......
<正> 二十九、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现行准则为1998年6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
现行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确认复杂状况的形成,究其原因在于现行财务概念框架对一些经济现象的实质无法合理确认,是现行会计观念与模式......
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确认复杂的原因在于现行财务概念框架对一些经济现象的实质无法合理确认。为了使经理人股票期权能够在表内较为......
新利润表是新会计准则下企业年度财务报表中的四大报表之一,与企业会计制度中的利润表相比,新利润表的编制变化较大,内容也相对较为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