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相关论文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实施背景下,三生空间转型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践价值。......
为探索快速城市化背景下苏州市土地利用转型规律及其生态效应,利用苏州市1980年、2000年、2010年、2018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按照生产......
生态功能区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区域,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示范区,其生态环境状况,反映了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及社会经济持......
对苏州市吴中区2000—2013年的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进行定量分析,为该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的保护与改善提供对策.基于CASA模型,根据......
优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挖掘土地的供应潜力,既有利于守牢“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又有利于保护耕地红线,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本......
基于研究区2000年土地利用图形数据、土地沙漠化监测数据、环境状况公报数据以及统计年鉴数据,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
借鉴区域综合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方法,利用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计算模式,结合以往4个抽水蓄能电站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建立相应的生......
借助地理信息平台,对陕西省延安市2010—2018年各地类的变化情况作时空分析,计算出各地类间的相互转移情况及动态变化,并且计算分......
选取大别山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中的潜山县、太湖县、岳西县、金寨县、霍山县和石台县6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
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6年颁布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技术规范》为概念框架模型,对其中部分指标及权重进行了改进,构建了玛纳斯河流......
测度人类活动是否处于生态环境的承载力范围之内是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的核心内容,是区域国土开发科学决策规划的需要,但是生态环境......
以安徽省为例,采用熵值TOPSIS法,对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基于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视角,构建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5级预警体系;运用最优加......
以衡阳市主城区为例,利用2005年、2012年和2016年3期TM遥感影像解译图获取土地利用变化数据。首先,对衡阳市主城区土地利用变化特......
黑河流域自2000年实施水资源统一调度以来,土地利用发生了显著变化。利用2000年、2011年两期TM和ETM+遥感影像,解译获取了干流中下......
【目的】分析1999~2008年广东省梅州市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为梅州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
为了探讨苏州市吴中区陆域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选 择 200 0- 2 0 1 5年植被生长 最佳时期7-8 月的能反映......
以2000和2007年两期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通过动态度、转移矩阵、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等数学方法定量分析黑河中游典型绿洲土地利用时......
基于福建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和有关统计数据,按照2006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提出的《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中规定......
<正>城市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用地以及经济文化模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过程。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人口向城......
以苏州市为例,利用1980年、1995年、2000年三期TM遥感影像解译图获取土地利用变化数据。首先,对苏州市1980-1995年和1995-2005年两......
在遥感与GIS的支持下,以1995、2000、2005和2010年的TM影像及2015年的Landsat8 OLI遥感影像为数据源,从土地利用转型的角度,运用区......
应用1972-2008年3期遥感数据和GIS软件空间分析方法对新疆甘家湖湿地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分析,并采用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模型建立了研......
基于新沂市2006、2014年两期土地利用数据,得到该市在2006~2014年间土地利用动态度、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及生态贡献率等指标,并根......
以2000年Landsat TM图像和2004年中巴资源2号卫星(CBERS-2)遥感图像为基本数据源,利用遥感与GIS技术对山东省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监测,......
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6年颁布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技术规范》为概念框架模型,对其中部分指标及权重进行了改进,构建了玛纳斯河流......
城市化与人类生存环境改善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综合、快速、准确、定量监测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尤为重要.以利用遥感技术反演城市......
本文利用基于TM影像所解译的土地利用数据,评价了哈萨克斯坦2000年和2010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结果表明,哈萨克斯坦各州生态环境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