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烷排放通量相关论文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经济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与此同时因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过度排放了CO2、CH4等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GH......
全球气温变暖形势严峻,甲烷(CH4)作为第二大温室气体具有较大的增温潜势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湿地作为甲烷最大的自然排放源对甲烷......
水位是影响湿地甲烷排放的关键因子之一,为了明确湿地生态系统甲烷通量对水位梯度的生态响应,本研究以杭州湾围垦芦苇湿地为研究对......
城市垃圾治理是当前人类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城市生活垃圾的农业资源化利用为城市生活垃圾的综合治理及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提供了......
2014年1、4、7、10月初以鄱阳湖星子湿地为研究区域,采用静态密闭暗箱-气相色谱法测定了该区域甲烷排放通量,并采用统计分析方法探讨......
利用“静态箱—悬浮箱—气相色谱法”,分别在小潮日(2010年4月4~5日和9月2~3日)和大潮日(2010年4月14~15日和9月9~10日),在闽江口鳝鱼......
甲烷研究已倍受科学界关注,不仅由于其对全球变暖的贡献仅次于二氧化碳,贡献率达25%,还因为单分子甲烷的增值潜势是二氧化碳的15~3......
[目的]研究开沟起垄式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对甲烷气体排放的影响.[方法]选取同步深施肥精量穴直播(30 cm)、宽窄行(35 cm+15 cm)精量穴直......
利用85个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和14个农业气象观测站水稻生育期资料,以及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基于气温与冬水田休闲期甲烷排放通量的指......
通过对长期定位施肥的黄松稻田土的甲烷氧化活性和甲烷排放通量的研究表明,长期定位施肥对稻田土壤的好氧甲烷氧化活性和甲烷排放......
甲烷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以每年1%的速率增加,是CO2增加速率的4倍,其在100 a的时间尺度上,具有25倍于CO2的增温潜......
本文报道在实验室条件下,施用杀虫剂(呋喃丹)、杀菌剂(多菌灵)和除草剂(丁草胺)后,对黄松稻田土壤产甲烷菌数量和甲烷排放通量的影......
【目的】研究蔗田滴灌施肥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和甲烷排放通量的影响,探讨蔗田滴灌施肥土壤甲烷排放通量与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之......
用密闭不透明箱-气相色谱法对三江平原毛果苔草湿地进行了近两年的观测研究,结果表明:三江平原毛果苔草湿地全年甲烷排放通量有着......
选择2007年11个月的中潮日,在闽江河口鳝鱼滩潮汐湿地,同步观测了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沼泽、短叶茳芏(又称咸草)(Cyoerus malacc......
为了研究奶牛粪便堆放高度、堆放方式和温度对奶牛粪便甲烷排放的影响,基于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奶牛粪便在4种堆放处理(堆放高......
<正>在黔东南层峦叠嶂的大山里,在清澈的都柳江畔,有一片侗族人的集中聚居区,称之为"侗乡"。每年谷雨前后,侗乡人劳作的身影就出现......
若尔盖高原是我国泥炭沼泽湿地的主要分布区、青藏高原的主要甲烷(CH4)排放中心。为了研究湿地微地貌环境对高原湿地CH4排放通量的影......
分别采用静态箱法和室内厌氧培养法,于2013年1~10月连续测定闽江河口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沼泽和短叶茳芏(Cyperus mal......
闽江河口湿地是我国较大的河口湿地分布区之一,具有良好的代表性。鳝鱼滩湿地是闽江入海河口区域最大的湿地,人为干涉较少。本研究......
植物传输甲烷是湿地甲烷排放的主要路径之一,深入了解植物传输甲烷是认识、应对与调控湿地甲烷排放的重要环节。运用静态箱/自我设......
外来入侵种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入侵我国东部沿岸,从广东省南部的电白至辽宁省的盘锦均有分布,分布区跨越了近22个纬......
畜禽粪便的甲烷排放是温室气体的一个重要来源,为了探讨中国特有的饲养管理方式以及气候条件下规模化猪场贮粪池的甲烷排放规律,并进......
以南方稻田温室气体甲烷排放为研究对象,选取冬季休闲和种植绿肥作物紫云英(AstragalussinicusL.)两种主要模式,在早稻(Oryzasativ......
通过测定肉牛粪便在不同温度和堆高时的甲烷排放量,探讨了中国肉牛粪便甲烷排放量及其主要影响因素。采用动态箱法测定了肉牛粪便......
首次对稻-鸭-鱼共栖生态系统中的甲烷排放通量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甲烷排放通量日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排放高峰出现在下午14......
湿地是大气甲烷(CH4)最大的自然排放源,植物CH4传输是湿地CH4排放的重要途径。因此,深入了解和明晰植物中CH4传输的机制是认识、应对......
于2004年3~10月在湖南省桃江县长竹冲的水稻田中进行了稻田养金鱼的试验.在稻田中放养一定数量的金鱼,使之形成稻-金鱼共栖生态系统......
1995年5月15日~1997年5月15日两年在田间条件下研究我国西南地区冬水田甲烷排放量及耕种制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冬水田水稻生长期甲烷......
水稻(Oryza sativa)田是农业环境中甲烷(CH4)排放的重要来源。在东北水稻主产区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开展典型水稻田CH4排放监测、分......
1993~1994年连续2a在广州东郊采用自动采样和气相色谱分析系统测量了稻田甲烷的排放率,首次获得了华南地区赤红壤类型稻田甲烷排放特征和排放通......
利用静态箱和气相色谱仪法获取水稻田甲烷排放通量数据,选取大气温度、土壤5 cm深温度、土壤pH、土壤Eh、土壤含水量和地表生物量......
介绍了用碳分子筛作为固定相的气相色谱法测定甲烷排放通量。其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并且大气样品不必经过冷冻干燥脱水等处理步......
本文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烤田对种稻土壤甲烷排放的影响。在水稻移栽后的第43天和102天各烤田一次,持续时间分别为28和113小时。结果表明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