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异常相关论文
地震诱导电磁现象是国内外地学领域十分关注的前沿问题,众多资料表明:地震发生时会激发出地震波,在地震波经过的地方还会诱导出电......
本文论述了在塔里木干旱的沙漠区广泛分布的高矿化度的地下水中,探测局部淡水体的方法选择以及瞬变电磁法探测的有效性,总结出电阻......
超低频(SLF)电磁波技术利用地球物理和无线电物理相结合的原理,由人工产生大功率电磁波信号.在地面很大范围的许多测点同时测量该......
期刊
徽县头滩子地区赋矿构造和金矿体、呈潜隐伏形式产出,赋矿构造的电阻率与其围岩有很大差异,提供了良好地球物理勘查前提。采用甚低频......
依据《中国震例》(1966—2012年)中中国大陆发生的252次MS≥5.0震例资料,将其中与电磁异常相关的135个震例中的457项电磁异常进行收......
东杜斯泰铁铜矿位于新疆西天山博罗科努金、铜、铅、锌、钼成矿带中段。通过对东杜斯泰矽卡岩型铁铜矿床的化探异常、电磁异常特征......
早在1966年邢台7.2级地震现场我国就开始有组织的研究地震电磁前兆,震前电磁异常现象也已经被大量的破坏性地震震例所证实。目前我......
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前约一个月,位于河北省ULF电磁观测台网的高碑店台电磁异常信息增强,5月9日,即主震前3天,异常信息突然增强......
利用单片机制做了一款地震预报微观综合测量记录仪,选择1、地下水温异常报警;2、电磁异常报警;虽然简单,但是很实用,但愿能对地震......
由人工产生大功率超低频(SLF)电磁波可以在地面很大范围的许多测点同时测量该信号,利用它可以研究地下电阻率结构和空间电磁场;研......
2017年7月23日吉林宁江M 4.9地震前,地震影响范围内电磁台站出现多种电磁异常,其中4项电磁手段异常明显,分别是:地磁垂直分量日变......
由于近年来地震发生频繁,临震前动物行为异常与电磁异常关系的研究尤为重要,因此为了能够准确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本文首先对三位......
与地震活动有关的空间电磁扰动频段主要集中在甚低频/超低频(VLF/ELF),这已经被众多学者研究结果所证实。特别是2004年6月法国DEMENTER......
本文针对电激发模型在各向同性分层介质中利用传播矩阵方法对电磁异常产生过程的数值模拟.层状模型中一部分为饱和多孔介质,另一部......
据文献报道,地震前会有电磁前兆异常,对电磁异常的监测与判定也已成为地震监测预报特别是短临预报的有效手段之一。立体的、综合的地......
为防止煤岩动力灾害监测系统误判突出危险性,采用自主研发的ZDKT-1煤岩动力灾害实验模拟系统,采集3种常见误判影响因素(打钻、割煤......
2010年6月28日至8月20日淮南地震台电磁扰动低频1—20 Hz(二、三通道)出现较多脉冲,超低频0.01—1 Hz未出现明显变化。对脉冲的时......
关于中国震前电磁波异常研究概况的综述,介绍了我国一些单位的地震工作者采用多种手段,对近十余年来发生在中国的大震前电磁波异常......
通过对上海地区近5年电磁扰动观测资料的整理,从扰动能量的角度分别对雷电信号、高压输电信号、工业源信号、测区作业信号、地铁干......
近几十年来,卫星遥感技术已经成为地震行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地震研究领域应用十分广泛。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地震电离层和红外遥感数......
基于汶川MS8.0地震前3天记录到的强空间电磁异常的观测事实,引用岩石压电效应模型和岩石受压产生的电子-空穴理论,尝试推算和解释......
研究分析了在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地震前出现的地面电磁与电离层中观测到的中、短临电磁异常,其中距离震中最近的郫县台地......
为确定煤体冲击破坏过程中是否产生超低频/极低频电磁信号,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实验系统和ZDKT-1型瞬变磁振测试系统,研......
地震孕育及发生过程中伴随着不同程度的电磁信号,有效的分析方法不仅能成功提取显著异常信号,而且能加深对震磁异常机理的理解。本......
小波极大值法作为一种数据挖掘技术已经受到关注,并在地震科学研究领域开始进行应用研究。它能在长时间的观测数据中快速提取出不......
期刊
日本地震预报研究专题讨论会论文简介(一)编者按:日本将地震预报作为国家正式的研究项目迄今已30年。为了重新认识地震预报研究应有的状......
对近年来中国地震电磁现象(包括地面电磁场、大气电场、地磁脉冲和电离层扰动等)的观测研究进行了重点介绍。......
本文利用超低频电磁(ELF)观测仪电磁波技术测量空间和大地电磁信号,可研究空间电磁场和地下电阻率结构,研究地震引起的电磁场异常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