疣粒野生稻相关论文
水稻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水稻白叶枯病(Bacterial blight disease,BB)是水稻生产中最严重的细菌性病害,严重威胁我国粮食......
水稻白叶枯病(Bacterial blight,BB)是由黄单胞杆菌水稻变种(Xanthomonas oryza pv.oryzae,Xoo)引起的一种世界性水稻病害。疣粒野生稻......
疣粒野生稻(Oryza meyeriana Baill.)是稻属中保存较多原始性状特征的种类,对病害、虫害及非生物胁迫的抗性良好,尤其是高抗白叶枯......
通过采用疣粒野生稻和栽培稻体细胞杂交的方法获得其体细胞杂交后代,从而实现疣粒野生稻遗传物质向栽培稻的定向转移工作.结果表明......
水稻是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由稻黄单胞菌稻致病变种引起的细菌性维管束病害-水稻白叶枯,在发病严重时能极大的影响水稻产量和质量......
水稻白叶枯病是由革兰氏阴性菌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 Xoo)水稻变种引起的一种维管束病害,是全球水稻生产中最......
水稻白叶枯病是世界水稻生产中最严重的细菌性病害。该病由革兰氏阴性菌黄单胞水稻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Xoo)引起,......
1.利用栽培稻C0t-1 DNA和基因组DNA(gDNA)作为探针,分别对栽培稻、药用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比较基因组杂交......
用12种酶系统17个等位酶位点对采自云南思茅地区疣粒野生稻Oryza meyeriana(Zoll.et Merr.ex Steud.) Baill.7个居群的164个个体进......
水稻白叶枯病是世界和我国各水稻产区的重要病害。该病由黄单胞杆菌水稻变种引起,由于病原菌变异频繁、发生规律复杂、地区间差异大......
野生稻在中国有 3种 :普通野生稻 (OryzarufipogonGriff.)、药用野生稻 (O .officinalisWatt.etWatt)和疣粒野生稻 (O .meyerianaB......
以我国特有的疣粒野生稻成熟胚和幼穗作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 ,挑选致密颗粒状愈伤组织建立胚性细胞悬浮系并分离原生质体 ,将原生质......
疣粒野生稻(O.granulata Nees et Arn ex watt)是分布于我国的3种最具研究和利用价值的野生稻资源之一.利用southern杂交和荧光原......
黄单胞杆菌水稻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引起的水稻白叶枯病是一个世界性的严重病害.疣粒野生稻(Oryzae meyeriana......
1 植物名称 疣粒野生稻(Oryza meyeriana Baill.)云南类型。2 材料类别 幼穗(0.3~4.0cm)。3 培养条件 云南疣粒野生稻的幼穗培养采用一次......
为了发掘疣粒野生稻抗性基因,从受白叶枯菌诱导的疣粒野生稻叶片抑制差减文库(SSH文库)中选择抗病相关的EST序列,运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
Y73是一个疣粒野生稻和栽培稻不对称体细胞杂交的后代株系,它兼具了野生稻高抗白叶枯病的特性和栽培稻优异的农艺性状。本研究以Y73......
我国有3种野生稻,即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药用野生稻(O.officinalis)、疣粒野生稻(O.granulata)。野生稻由于长期处于野生状......
利用39对SSR引物对海南114份普通野生稻、146份疣粒野生稻和81份药用野生稻进行扩增,从多态位点比率、平均等位基因数、香农指数等......
疣粒野生稻是优异的稻种资源.目前用常规方法及分子标记技术利用其有利基因还非常团难,体细胞杂交技术是一条比较可行的途径,但疣......
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于2007年3~10月对云南新平县腰街镇戛洒江流域的曼蚌南碱河谷、峨德河谷的疣粒野生稻原生境进行了调查,找到......
利用SSR标记分析了疣粒野生稻同栽培稻IR24间的遗传多样性,并对引物扩增条带类型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所用的159对引物中共有......
摘 要 疣粒野生稻是我国二级保护类植物,对疣粒野生稻原生态环境以及环境保护问题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受历史、人......
本文验证ME207对白叶枯病的抗性,本研究根据受白叶枯病诱导的疣粒野生稻差减文库中的EST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获得ME207基因全长,......
从疣粒野生稻叶片cDNA文库中分离出1个金属硫蛋白基因的cDNA序列,命名为OMMT-2。该基因全长532bp,其中5’非翻译区为111bp,3’非翻译......
以从疣粒野生稻受白叶枯病菌诱导所建的差减文库中筛选出的一个具有CC—NBS-LRR抗病结构域的基因(克隆号为ME281),用半定量RT—PCR法,......
利用普通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去壳种子,诱导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用N6+1 mg/L 2,4-D液体培养基进行悬浮培养继代.疣粒野生稻愈伤组织生......
【研究背景】由黄单胞菌水稻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引起的白叶枯病是现今分布广、严重影响水稻生产的细菌病害之一......
生物素标记的疣粒野生稻总DNA作探针,未标记的栽培稻总DNA封阻,对栽培稻与疣粒野生稻杂种F1体细胞染色体进行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ic......
选取抗性较好且生长旺盛的海南疣粒野生稻,提取其基因组DNA,通过穗颈注射法将其导入杂交水稻恢复系R225、R128、R15。第1代开始选择......
摘 要 报告一个与野生苏铁共存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疣粒野生稻新居群的发现过程,介绍了该疣粒野生稻居群的分布特征,论述了疣粒野生稻......
云南疣粒野生稻的成熟种子经55℃温度处理3d打破休眠后,在诱导培养基上诱导出愈伤组织。挑选胚性愈伤组织置于液体培养基中振荡培养......
水稻白叶枯病是由黄单胞水稻变种引起的细菌性维管束病害,严重影响着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挖掘新的抗性基因,培育新的抗病品种是目前......
水稻白叶枯病(Bacterial Blight, BB)是一种由革兰氏阴性细菌黄单胞杆菌水稻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 Xoo)引起的水稻......
本研究选取多个栽培稻(Oryza sativa L.)抗性基因连锁的BAC克隆作探针,对栽培稻和疣粒野生稻(Oryza granulata)粗线期和有丝分裂染色体......
世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都集中在禾本科作物上,如小麦,玉米和水稻。这些作物经长期的人工栽培和少数基因型品种的大面积推广,使这些农作......
非禾草内生麦角菌(non-clavicipitaceous grass endophytes)具有高度遗传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已经成为当前菌物学研究的热点和主题......
对SMARTTM技术构建的疣粒野生稻叶片cDNA文库克隆进行随机测序,获得了疣粒野生稻金属硫蛋白基因的cDNA序列。该序列全长412bp,开放阅......
采用徒手切片法对云南3种野生稻和栽培稻的叶片、茎秆及根的组织结构进行比较研究,以明确野生稻的内部结构,为进一步揭示其结构与云......
以10个菲律宾白叶枯病菌小种和1个中国白叶枯病菌小种为供试菌系,以高感白叶枯病水稻品种IR24及携有不同抗白叶枯病基因的近等基因......
为对比显性标记应用于居群遗传结构研究时不同统计参数的适用性,利用RAPD技术对中国5个居群的100个疣粒野生稻个体进行了遗传结构分析。在衡......
用不同温度、浓硫酸和赤霉素分别处理几种休眠性强的作物种子。结果表明:疣粒野生稻的去壳种子,在30℃16小时/15—20℃8小时的变温......
水稻白叶枯病是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细菌病害之一。疣粒野生稻具有对白叶枯病高抗,甚至免疫的特性,从中发掘优异的抗白叶枯病基因,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