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璧德相关论文
当中国的新文化运动试图全盘西化,传扬各种主义和现代精神,并将之奉为创造新道德、新文化的利器时,早在19世纪末,美国著名学者欧文......
我一向关注吴宓,但对于吴宓的认识,尚有概念化之倾向,这与之前读过鲁迅、温源宁以及时下多人谈论吴宓的文章有关。《吴宓书信集》由吴......
传统的衰落与当代美国民主的危机 在托克维尔时代,美国的民主几乎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的样板,然而,如今美国民主自身却已呈现......
人道主义是一个内涵十分广泛、丰富的概念,西方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对之极为关注。本文从英文词源、概念内涵、两类人道主义分类三方......
民国时期的文学批评家介绍波德莱尔时,往往强调他的特立独行。1930年出版的《法国文学史》作者徐霞村写道:“波得莱而是法国文学史......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当今,大学生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主要依靠声频、视频和网络,浅阅读代替了经典品读,思辨理性让位于快餐化信息。大......
白璧德在遇到学衡派弟子后,开始将儒学融入了其理论体系,并最终提出“国际人文主义”的构想.虽然“国际人文主义”的内涵极为丰富......
梁实秋毕生崇尚中庸之道,从而这也陶染了他的翻译观。本文以莎士比亚的经典之作《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通过对比梁实秋和朱生豪两......
摘 要:20世纪初,西方世界为反思物质文明高度发展带来的精神空虚、道德堕落等问题,欧文·白璧德与好友穆爾发起了一场追溯古典的新人......
白璧德的“人文主义”宗教观包含两个要点:一、“宗教”的概念;二、“人文主义”与宗教的关系。白璧德对于“人文主义”与宗教之关......
白璧德及其人文主义在中国是和吴宓以及学衡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已有的关于学衡派的研究中,对学衡派核心人物吴宓的研究是相对较为......
美国新人文化主义领袖白璧德结合现代批判精神,融会古今人文传统首倡新人文主义。新人文主义是1910年至1930年美国反现代思潮的文化......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白碧德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高等教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尤为适合教育工作者反思中国传统文化与重建中国......
学者吴宓(1894-1978)曾多年主编持文化保守立场的《学衡》杂志,是白璧德新人文主义在中国的积极倡导者。在为人和为学方面,吴宓都......
作为新人文主义的大师,美国学者白璧德认为文化史发展的动力是具有“判别”功能的“想象”,他反对人们只是注重物欲,忽略精神的欲......
192 4年秋梁实秋进入哈佛大学 ,选修了契特雷治教授的“莎士比亚”、韦伯斯特教授的“培根与密尔顿”、默道契教授的“美国早期文......
自1994年著名历史学家朱维铮提出“现代中国知识界何时由何人正式将文艺复兴的主流思想humanism译成‘人文主义’,尚待考证”这一......
白璧德对中国新文化运动非常关注,提出了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发展思路的诸多看法。他对人文主义极为提倡,强调人文教育在现代大学教育中......
"文明型国家"(civilizaitonal state)一说源于哈佛学者白璧德,指"一个国家代表一类文明",比如中国。在亨廷顿那里,"文明型国家"又......
梅光迪,字迪生,一字觐庄。1890年生于安徽宣城,12岁应童子试,18岁肄业于安徽高等学堂。1911年参加第三届庚子赔款留美生考试并考中......
吴宓认为政治的根本在于道德,欲救世救国,就必须解决人的问题,而人的根本在其精神与道德;要改善人性、培植道德,当重视和发挥宗教......
《学衡》 杂志创刊, 导源于部分留美学生对白璧德崇古黜今思想学说的接受, 并在归国后获得国内不满新文化运动的群体的支持, 而将......
【正】梁实秋在中国现代文化人中是个独特的存在,目前学术界对梁实秋的研究成果丰赡斑斓,研究视角大多集中于对梁实秋的人文主义、......
吴宓的古典主义文学观受到了白璧德新人文主义观极为深刻的影响。白璧德所指的"模仿"并不是一种形式主义的模仿,而是一种"创造性"的模......
<正>梁实秋经历了两段至关重要的求学时期:八年清华生活和三年留美时光。前者承载了他的青春和热情,激发了他对文学和民族的热忱;......
在“五四”以来的新文学运动中,鲁迅与梁实秋曾经进行过一场颇为重要的文艺论战,这是关注和研究新文学的同志所熟悉的。然而,在这......
梁实秋是近现代中国著名的学者、翻译家。在师从美国人文主义思想代表人物白璧德后。梁的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浪漫主义立场转......
通过对《文学与美国的大学》中“闲暇”的解读可以发现,白璧德的闲暇观与其人文主义思想密不可分。白璧德的人文主义思想的立足点在......
本文旨在分析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之“新”,在理解其思想的基础之上,探究其人文思想统摄下的文艺观。国内学者以往的做法是把注......
白璧德与辜鸿铭是近代西方和中国有名的思想家,身处一百多年前西方开始进入现代物质文明的世界大潮之中,他们都是在保守主义外衣下......
欧文·白璧德创立的新人文主义是美国批判人文传统中最早、也最为重要的遗产之一。它在批判现代社会各种极端自然主义学说的同......
<正>上世纪20年代,"新人文主义"思潮曾在中国掀起一股不大不小的冲击波,为本来就色彩纷呈的现代文坛增添了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试......
别一种风范──梁实秋散文创作论卢今一对于梁实秋来说,1940年是他文学生涯中重要的一年。是年,他应《星期评论》主编之约,在该刊开辟了《......
梁实秋人性论文学观中的人性是指常态人性,常态人性是不变的人性、善恶并存的人性。梁实秋认为表现常态的人性能够获得普遍、永恒......
本文不同意过去长期将学衡派视为“复古派”的定论,认为学衡派主要成员是一批服膺新人文主义的爱国知识分子和道德救国论者。基于......
公元1977年的冬天,中断了10年的高考制度得以恢复,中国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成千上万的人重新拿起书本,投入到求学大军......
也许是对先生坎坷一生有了些了解的缘故,反观先生青年时代的照片总觉得有些悲剧气质:背脊过于挺直,连脖颈都是挺直的,加上那古板方......
论吴宓的中国传统文化观李伟民吴宓一生最看重的是他的学者地位,即他以学者的身份引进西方人文主义,改造甚至重塑中国传统文化,借以形......
受白璧德(Ieving Babbitt)新人文主义的影响,在文化观上,“学衡派”强调新旧调和与东西调和,反对新文化派提出的“弃旧图新”和“......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