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湿润度指数相关论文
分析西南地区水稻的干旱演变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对稳定西南地区粮食生产有重要意义。穂始分化期和开花期是水稻的需水关键期,该时......
当前抚顺市气象部门发布的森林火险天气预报中,空间位置较粗略,以点带面,预报方法单一落后、时效性较差,不能满足各级森林防火工作......
目前西北四省区春季第一场透雨标准的确定主要来自业务人员长期的工作经验积累,针对此,利用陕西、甘肃、青海、宁夏249个气象站196......
[目的]研究枣庄地区春旱降雨特征。[方法]基于相对湿润度指数的干旱分析方法,应用枣庄地区35°N南北2个气象站1961-2010年逐日......
本文利用四川省多个气象站点的月降水量资料计算了降水量距平百分率、相对湿润度指数和标准化降水指数等气象干旱指标,通过分析比......
依据1961-2009年东北地区71个气象台站月平均气温和降水资料,运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与相对湿润度指数等干旱指标分析了东北地区5-9......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药材的种植面临新的挑战,为了探讨重庆渝东北地区重要的药材延胡索在生长期面临的干旱风险,采用相对湿润度指数评......
摘 要 气候变暖背景下三峡库区奉节县农业和生态面临新的挑战,为了探讨奉节县未来的干旱风险,本研究采用相对湿润度指数评价了1956—......
我国单站旱涝等级划分尚未形成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往往导致同一旱涝状况下旱涝等级评价结果存在差异。尝试将集对分析法应用于陕西......
根据江苏省1960-2009年54个气象台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利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了全省各地区50a的逐日潜在蒸散量,结合逐日降水......
依据利通区、青铜峡市、同心县、盐池县、麻黄山乡(1970—2014年)和韦州镇(1971—2014年)6个国家气象观测站逐月平均气温及降水资......
本文基于内蒙古兴安盟8个气象观测站1973~2017年的逐日降水量、气温、日照时数、风速、水汽压等要素,选用国家标准中相对湿润度指数......
利用黔西南州1961-2010年月降水和气温资料,通过对该区域历年降水量和蒸散量的变化,越冬作物生长季内相对湿润度指数的变化趋势以及......
引入相对湿润度指数的概念,以20世纪70年代以来气象观测资料为基础,定义M≤-0.40为气象干旱发生的标准,分析了近39年来盘锦地区作物生......
利用黑龙江省1980—2014年28个气象台站常规观测资料,计算得到全省的相对湿润度指数。运用ArcGIS反距离权重空间插值法、趋势系数......
为找出辽宁省干旱的基本规律,并找出适用于辽宁省干旱预测的标准模型,基于该区域沈阳、锦州、开原、叶柏寿、瓦房店、宽甸、岫岩7......
文章基于相对湿润度指数,计算了重庆1980—2016年的干旱指标,同时基于粒子群算法改进极限学习机模型(PSO-ELM)构建重庆干旱预测模......
基于相对湿润度的干旱指数,应用1958-2012年中国西南89个国家基本气象站逐日气象资料,研究中国西南干旱时域变化、空间分布和次区......
基于若尔盖湿地5个代表气象站1960—2015年逐日气象数据,计算相对湿润度指数(M),采用Mann-Kendall法、Morlet小波分析法,分析了湿......
【目的】分析川中丘陵区干旱重现期的分布特征。【方法】选取研究区8个典型观测站1960—2011年逐日气象数据,计算月平均相对湿润度......
该文介绍相对湿润度指数在逐日滚动的农业干旱监测业务中应用的处理方法。文中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方法进行潜在蒸散的计算和......
采用逐月计算的相对湿润度指数评价了重庆市万州区1955-2013年共59年间的气象干旱状况,并与历史文献记录的干旱数据进行了比对。结......
依据1961—2009年东北地区71个气象台站月平均气温和降水资料,运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与相对湿润度指数等干旱指标分析了东北地区......
利用1951年1月2011年12月中国160个气象站的月降水量和平均气温资料,计算了近61年西南地区18个气象站逐月M指数和季、半年和年尺度......
1.四川省气候变化既与全球、全国总体一致,又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等原因而具有其独特性。1961—2007年,四川省年平均气温......
利用松嫩平原36个气象站点1961-2013年气象数据,选用相对湿润度指数作为干旱指标,探讨年尺度和季节尺度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分析......
应用山西省15个气象站点1981-2011年春玉米生育期内逐日气温、降水量资料分别计算不同生育期的相对湿润度指数、降水与作物需水的......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及区域性水分平衡、干湿状况及其时空特征将发生变化,有关在气候变暖大背景下区域水分循环及干湿状况的变化成......
利用1971—2016年汉江流域17个气象站逐日观测资料,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研究区各气象站的潜在蒸散发量(E......
利用黄河流域102个气象站点1961-2013年气象数据,选用相对湿润度指数作为干旱指标,探讨年尺度和季节尺度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尝试利......
基于Climate Research Unit(CRU)1970—2013年逐月潜在蒸散量和降水量数据,计算了相对湿润度指数,运用经验模态分解(EMD)和小波分......
基于山西省境内较为均匀分布的70个地面气象观测站57 a(1960-2016年)的逐日降水量、气温、日照时数、相对湿度、风速、水汽压等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