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质文物保护相关论文
目前,国内外关于石质文物病害的研究还不能涵盖我国石窟寺病害的内涵及属性。国内在石窟寺病害相关载体、本体、表层岩石、浅表层岩......
随着石质文物保护研究的深入,石质文物孔隙结构及孔径分布的研究越来越被重视,目前评价岩石孔隙结构主要是利用实验室岩芯分析毛管......
石质文物的机械裂隙病害会导致文物的整体断裂与局部脱落。本文应用微生物诱导碳酸钙结晶(MICP)技术,采用两种方法(MICP注浆法和渗......
新型石质文物保护材料的探索是文物保护领域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而TiO2光催化材料在环境治理应用方面的研究则是近年来的一个研......
本课题为辽宁省科委的科研攻关项目,其立足于砂岩类石质文物的保护,所要保护的对象为朝阳博物馆中砂岩类石碑及牛河梁遗址中砂岩类石......
受天然草酸钙防护膜的启发,通过仿生技术,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有机模板调控氟硅酸钠的水解沉积,在青石表面制备出SiO2防护膜......
7月28日至30日,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一行赴山西调研文物工作。山西省委书记楼阳生、省长林武等会见刘玉珠一行,就推进山西省文物......
8月14日,上午砖石质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徐州工作站揭牌仪式在徐州博物馆举行。徐州市文化广电......
仿生技术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生物医学材料、纳米材料、薄膜材料和多孔材料等等.在一些石质文物表面发现了一种以......
以洛阳龙门石窟灰岩抗侵蚀保护为研究背景,对灰岩试件进行了化学材料加固试验,提出了改性纳米草酸钙保护方法。为了提高材料的疏水......
介孔材料是一种比表面积高、孔道规则有序、孔径尺寸在2~50nm之间的新型纳米材料,介孔薄膜材料作用于石材后没有裂缝的产生,在石质......
石质文物的保护一直是国内外研究者公认的一个难题。自然因素、地质因素和人类工程活动都可能对石质文物本身赋存造成不可修复的危......
<正>石质文物作为一种兼文字与图像为一体的记录方式,历代均被作为记录史实、歌咏风光、信仰崇拜及抒发情怀的重要手段,因此对石质......
石质文物是我国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传承资料,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变化,石质文物的保护工作也在与时俱进。简要介绍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
分析了纳米材料的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和量子尺寸效应等基本特性,指出了纳米材料在文物保护中具有的超双亲界面、抗紫外线和耐老......
方氏宗祠坊是皖南明代石质文物的代表,建于明嘉靖年间,雕刻精美、艺术价值较高,历经时代洗礼,石质文物表面出现剥落、开裂、苔藓、......
基于对1990年至2016年间批准立项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涉及石质文物保护研究项目的统计梳理,分别从资助项目时间分布、类别分布、......
通过添加硅酸盐对水性环氧树脂乳液进行改性,制备了石质文物表面防护剂。以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的砂岩为保护对象,测定了该表面防护剂......
皎平渡山洞遗址位于金沙江河谷左岸,属于不可移动的石质文物。该崩坡积土是在后期钙质溶滤、沉淀和成岩作用下形成的次表生岩类,强......
讨论了龙游洞室群的价值及保护面临的课题, 认为这一工程是早期地下空间利用的一个实例,其建筑布置具有特色, 规模和结构类型合理,......
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留给了我们大量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包括一些珍贵的石质文物。作为室外不可移动石质文物的典型代表,云......
石材是最古老的建筑材料和艺术雕刻材料,中华民族数千年灿烂的文明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令世人瞩目的石质文物古迹。从石器时代的岩画......
为研究制作保护石质文物的加固材料,采用溶胶-凝胶法,以两种有机硅材料(正硅酸乙酯(TEOS)和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为共同前驱体,少量正......
纳米材料是指特征维度尺寸在1~100nm范围内的一类材料.由于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表面效应、量子效应及局域场效应三大结构特性,使其表......
随着石质文物保护研究的深入,石质文物孔隙结构及孔径分布的研究越来越被重视,目前评价岩石孔隙结构主要是利用实验室岩芯分析毛管......
<正>10月30日—11月3日,2009’中国重庆大足石刻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大足石刻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0周年纪念会在重庆世纪金源大饭店......
<正>承德溥仁寺建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是承德外八庙中现存的唯一康熙时建造的寺庙。占地面积32500m~2。共三进院落,建筑形制是......
在我国各地存在着众多的石质文物,体现了我国不同民族不同时期的艺术魅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导致很多珍贵......
<正>经过对乾陵石刻材料的岩石矿物学鉴定和对比分析,乾陵石刻材料为奥陶纪石灰岩,主要由方解石组成,含一定的泥质成份及生物碎屑,......
<正>中国石窟研究界素有"北敦煌、南大足"之说。大足石刻始凿于唐永徽元年,是一处大规模摩崖造像群。其中名为释迦牟尼涅槃图的佛......
石质文物是我国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传承资料。随着历史的变迁及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这些珍贵的文物资料无时无刻不在遭受着损坏,急需......
许多濒危石质文物急需进行保护处理.但是,调查表明已经使用过的表面防护材料很难令人满意,探索新的石质文物保护材料已是当务之急.本工......
<正>《石质文物保护与研究》是《南京博物院文物保护科技丛书》的第三本,主要介绍了南京博物院多年来在时刻文物保护与研究方面所......
<正>“石质文物保护工程勘察技术规范研究”为国家文物局1999年度科研项目。其研究内容包括专业术语的规范定义及现状勘测、勘探取......
<正>2009年10月30日—11月3日,2009’中国重庆大足石刻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大足石刻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0周年纪念会在山城重庆隆重......
由于石质文物具有特殊的结构,所以易遭受来自环境的侵蚀。有机硅是常用的石质文物保护材料,它作用于基体孔隙,凝胶化,增强矿物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