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类代理成本相关论文
信息披露制度是证券市场发展的基石,对证券市场的有效运行和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披露质量对公司、投资者和证券市场都......
以中国2010年至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社会网络分析(SNA)方法,研究股东网络、两类代理成本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
员工持股计划是一种新型的股权激励方式,于20世纪50年代起源于美国。随后,20世纪80年代,员工持股计划出现在我国,以内部职工股的形......
现金股利是股东获取收益的重要方式之一,其合理与否关系到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和资本市场的信心。股价如果没有合理的现金股利支持,也......
本文选取沪深A股市场2015-2019年上市公司数据,探究了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股权集中度以及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非控股......
【摘 要】 业绩预告是影响市场估值的重要信息,文章以2005—2018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业......
【摘 要】文章使用2012~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从双重委托代理成本的视角出发,由于第一类代理成本与股权集中的关系在以往......
尽管我国资本市场日益成熟、法律制度日益完善,但上市公司中管理者和大股东的自利行为仍然频频发生。文章以2008—2018年沪深A股上......
资本结构与代理成本存在紧密地联系。资本结构的不完善,导致了股东和管理者之间以及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两类代理问题,降低了企......
通过分析机构投资者参与对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并分析这种影响的内在作用机制, 研究发现:(1) 我国上市公司总体上普遍存在着非效率投资......
本文针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代理成本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问题,将三者纳入统一分析框架,构建股权激励通过两类代理成本作用于......
对于企业税务筹划产生的经济后果已是多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企业避税毋庸置疑会引发委托代理问题。已有学者对企业避税引发......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正处在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时期,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持续存在,这类......
利用随机前沿模型(SFM)定量测算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效率,并检验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我国上市......
代理成本包括股东与管理层之间利益冲突导致的第一类代理成本以及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利益冲突导致的第二类代理成本,影响代理成......
本文从独立董事的社会声誉机制出发,根据百度搜索引擎数据反映的社会知名度把独立董事划分为明星独董和普通独董,进而分析两类独董......
基于我国2018年沪深两市主板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情况,对各类型代理成本与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关系进行了......
分析师关注会起到一定的治理作用。本文以2004~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分析师关注对公司两类代理成本的影响。研究发......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明创新的重要地位: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引领着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创新作为战略支撑,建设着整个现代化经济体系。......
本文以2003-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就证券分析师跟踪对企业代理成本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1)证券分析师跟......
本文在企业家 (控制性投资者 )道德风险的框架下 ,探讨了内部和外部控制系统及其整合对降低由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所产生的代理成......
本文根据百度搜索引擎数据反映的社会知名度,把独立董事划分为明星独董和普通独董。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8~2010年3531个年度观察......
以第二类代理问题引发的代理冲突为视角,将高管薪酬激励、第二类代理成本以及企业绩效放在统一的分析框架下,运用2010—2015年的平......
独立董事是公司治理中的重要因素,不少学者在研究独立董事的有效性。首先通过回顾、整理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发现在现有文献中,直接......
本文通过选取我国A股市场2010~2011年818家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对金字塔股权结构下终极控制人的代理成本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
股权激励通过给予经营者一定的股权,以使其与股东保持利益目标一致,从而改善公司业绩,是一种解决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矛盾的长期激励工具......
在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高度集中、存在控制权收益等背景下,本文从公司治理视角出发,对2002-2013年间,使用可转债融资的上市公司与增发......
本文从双重代理成本视角实证检验媒体作为一种外部监督机制能否帮助上市公司缓解代理问题。考虑到媒体报道与公司代理问题之间的相......
实施股权激励会怎样影响公司价值?国内外学者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始终存在分歧。1976年,Jensen和Meckling提出了“利益一致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