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松林相关论文
<正> 红松是天然林的主要用材树种之一,也是人工更新的主要树种。截止1987年底,朗乡林业局营造人工林110.7万亩,其中,红松林占总造......
人工红松林杈干现象十分普遍,严重地影响到树木生长、材质与结实。通过调查研究与分析,认为杈干是在主梢生长点受害后,在同轮有两个相......
本文研究了辽宁东部山区4个主要林型的林下植物种类多样性规律。采用了Shannon-win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和均匀度等几个主要参数进行计算分析。结......
人工红松林的病害情况,依其经营措施不同,病情轻重差异很大,如经营措施得当,人工红松生长发育正常,不得病,或得病危害也较轻;如经......
昭和58年4月日本久慈市的林野发生火灾,火灾消灭后,经过八天又发生再燃,消防队对这种残火的处理感到很恼火。腐殖质土的着火,与吸......
群落多样性是反映群落功能的重要特征之一。它与种类组成的丰富度与均匀度两个参数有关。用其指数可以定量的比较不同群落结构特......
阔叶红松林是我国东北东部山区的地带性顶极群落,也是我国温带针阔叶林地带的代表性类型,具有复杂的结构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其在......
选取黑龙江省伊春凉水国家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立地条件相似的原始红松林和有近年红松更新的次生阔叶林(各三块)以及三块周边林场次......
选取黑龙江伊春凉水国家自然保护区不同伴生树种的红松原始林(红皮云杉红松林、柞木红松林及椴树红松林)以及人工栽植纯林(白桦纯林和......
按照近自然经营的理论与方法,从土壤性质方面入手,根据接近自然的程度,以小兴安岭凉水自然保护区4种不同经营类型红松林及4种不同......
为探讨凋落物处理(去除和添加)对红松人工林和阔叶红松林2种林型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总有机碳)、氮、磷的影响,2018年5月在2种......
以不施用氮磷为对照,设低施用量氮磷(施用氮5g· m-2·a-1、磷5g·m-2·a-1)、中施用量氮磷(施用氮15 g·m-2·a-1、磷10 g·m-2·......
本文采用样带网格调查方法和a、β多样性指数分析方法,初步研究了辽东林区退化天然次生林经40余年人工诱导形成的“人天混”红松林......
本文采用样带网格调查方法和对比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透光抚育方式对长白山林区不同时期与不同立地条件“栽针保阔”红松林群落结......
学位
森林生物量作为森林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特征,是许多林业以及生态问题的研究重点。对森林生物量值的准确计算有助于研究生态系统的生......
我国东北地处北半球的中纬度区,有全国最大蓄积的森林,被公认为是大气二氧化碳重要碳汇区之一,对缓解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有重要的......
根系分解是陆地生态系统C和养分循环的重要环节。本研究采用埋袋法对红松(Pinus koraiensis)、枫桦(Betula costata)两个树种细根(......
森林土壤呼吸和地下碳分配是森林碳平衡的两个重要分量,其变化规律及控制机理对于揭示森林碳收支影响、区域森林碳汇估算和森林碳......
森林土壤呼吸是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平衡的主要因子,研究其变化规律及其与周围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能够为准确估测和评价区域生态系......
本文通过对辽西地区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林改建后的红松(Pinus koraiensis)林进行针叶及种子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红松针叶在......
红松是东北地区珍贵的乡土树种之一 ,其木材、针叶、树根、果实、花粉、树脂等均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更具有保水固土的作用。为充分......
通过对蒙古栎红松林3个年龄阶段物种和结构动态的研究,结果表明,该类型森林的更新状况良好,早期阶段红松(Pinuskoraiensis)和阔叶树的更......
黑龙江黑河为我国红松(Pinus koraiensis)分布的北界,在研究红松林的生长、演替、分布,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上有独特的意义。该文......
一、红松早期生长和光照rn红松人工幼林早期树高生长明显,可区分3个阶段:1~5年为慢生期,5年生全高仅20~50厘米;6~10年生为渐快期,但10......
红松(Pinus koraiensis)林是我国东北地区商品林主要经营模式之一.它是以人工红松纯林为经营对象,以培育大径材和提高种子产量为目......
我国东北东部山区是红松的故乡,在自然状态下有很多红松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都有一定种类的阔叶树种与其伴生,开成针阔混交林。随......
黑龙江省东部山区是红松的故乡,在自然状态下有很多红松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都有一定种类的阔叶树种与其伴生,形成针阔混交林。随着......
红松干果林是以培育经济林为目标,靠生产红松果实取得收益,红松种实一般两年一收,其坚果种子即红松果仁营养丰富,是食品工业的主要原料......
我国西部广大高寒林区,树种比较单纯,森林产品单一、质量不高,难于满足国民经济的多种需求。长期以来,树种单纯问题,使我国林业工作者,深......
作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一红松,由于多年的毁林、超采和盗伐,致使天然红松林资源日益减少。面对红松资源的日益匮乏,甚至濒临灭绝,我......
利用黑龙江省1949~1998年的调查数据和1949、1986年的两期1:2500000森林资源分布图,从资源统计和景观格局两个角度对黑龙江省红松林......
天然林数量的减少以及质量的降低对中国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虽然林地的破碎对各种自然灾害起到关键性作用,林地是如......
红松是我国东北地区一种非常优秀的树种。其木质好,密度轻,株形好,深受欢迎。近年来,我国东北地区发展人工速生红松林取得了较为突......
在总结中国红松林生态学研究历史进程的基础上,根据1994年以来红松林生态学研究文献的调查和分析,概述了中国红松林生态学研究在这一......
不同林型内土壤的理化性质存在差异,柞树林内土壤结构疏松,渗透能力强,土壤物理性质最好,其次为红松林,杂木林内最差,10~20 cm土层......
采用全面、带状、块状3种整地方式,研究了不同的整地方式对红松林间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整地方式在整地后较短的时间......
采用干烧法对不同透光抚育强度下红松林建群种含碳系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透光抚育强度下,红松各组分含碳系数分布在(405.91&......
红松不仅是珍贵的用材树种,而且是经济价值极高的经济树种。为大力发展红松林,吉林市林业局于2000年提出了建设百万亩红松经济林的发......
本文紧密结合多年林业育苗实践经验,对红松幼苗栽培技术进行了有针对性地探讨,对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工作中有一定指导意义。 红松......
红松是东北地区一种常见的树种,也是重要的造林绿化树种、经济林树种,近年来,随着红松林分组成面积的变化和人工林生产条件的改变,相较......
我省小兴安岭林区是红松的故乡,在自然状态下有很多红松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都有一定种类的阔叶树种与其伴生,形成针阔混交林。随着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