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叶桉相关论文
通过多年桉树萌枝扦插生根成苗的研究,取得比较成熟的桉树技条扦插繁殖技术,为热带人工林营造提供了优质种苗。已扦插繁殖14个优良树种......
通过多年研究,取得比较成熟的桉树枝条扦插繁殖技术—即大棚内套小棚降温保温扦插繁殖技术。已扦插繁殖14个优良树种,42个无性系。......
1.精油植物化学和生物活性的研究方法据摩洛哥生物化学实验室学者M.Lahlou在 “Phytotherapy Research”杂志2004,18(6), 435-448......
今年年初,最为人们所关注的恐怕要算是我国西南地区的持续干旱了。曾有报道称,云南一些地区近年来大力种植的橡胶林和桉树林,才是造成......
林木的生长和材性对木材的产量和质量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是林木重要的经济性状。对生长和材性进行遗传变异研究,促进木材产量和品质......
高效利用现有森林资源是我国森林资源持续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我国拥有比较丰富的速生材资源。大力发展木材原料制浆,对缓解我国......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
细叶桉是我国近年来成功引种的耐寒桉树种类之一,但其种源关系难以区分,不利于后续新品种的培育。为给后续的分子水平上鉴定细叶桉种......
对细叶桉14个种源的100个家系生长性状、形质性状进行种源间和家系间的差异分析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性状间差异极显著,家系遗传力......
对8年生细叶桉10个种源112个家系的树高、胸径、树皮厚度、PIL值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种源为评价单位时,在树高及胸径的表现上呈现......
尾叶桉与细叶桉 8个种源生长性状与保存率的差异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种源间除高径比外各性状的差异极显著,种源层次各性状遗传力为......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细叶桉的遗传多样进行了分析.从10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0条特异的用于细叶桉ISSR-PCR扩增引物,扩增出101条......
对刚果12号桉营林措施设计了4因素2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整地方式、种苗来源、施肥量对刚果12号桉的树高、胸径、蓄积量和......
以已构建的尾叶桉和细叶桉RAPD连锁图谱为基础,利用CAPS技术对54个细叶桉EST序列在尾叶桉和细叶桉遗传图谱上的定位研究表明:7个EST......
在细叶桉造林试验中,设计了7种密度,结果表明,在造林的当年,高密度林分能较早形成林分环境,有利于早期生长,而后来其个体间较早开......
本文使用细叶桉的实地分布点数据,结合气候、地形、土壤数据集,运用最大熵模型(MaxEnt)预测了细叶桉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分析了影......
本文探讨了不同树龄的细叶桉对亚硫酸镁盐蒸煮的适应性和浆的漂白性能以及成纸的物理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细叶桉对亚硫酸镁盐法制浆......
采用GC-MS分析细叶桉不同无性系叶片(Et09,Et12和Et16)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无性系Et09、Et12和Et16中分别检测出34、35和41种......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人类的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森林覆盖率低,国家木材战略储备......
本研究以10株尾叶桉母本及10株细叶桉父本的析因交配群体为研究材料,估算了杂交群体在树高、胸径、材积和耐寒性状上的遗传参数,选......
以细叶桉为原料,对其进行不同温度(260、280、300和320℃)条件下,保温时间为30min的亚临界水热液化,并探讨温度对固体残渣的影响。......
从基因库中下载桉属EST序列15606条,经序列拼接,发现重叠群和单一EST序列共1568个含有简单重复序列(SSR),平均每2.9kb含有一个SSR,......
对海南岛乐东尖峰岭和琼海上土甬的 8年生细叶桉和赤桉共 15个种源 (含刚果 12号桉 )的木材进行了基本密度、纤维长度和宽度测定及......
对桉树幼林施肥中的元素(N、P、K)组合、桉树幼林的施肥方式、桉树幼林的施肥量以及桉树苗期和幼林期的营养诊断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
目的研究贵州两个不同种植基地的细叶桉精油的化学成分变化特征。方法通过水蒸气蒸馏,利用GC-MS进行分析,采用相对保留指数对化合物......
本文以3个种源、14个家系的细叶桉苗木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其种源、家系叶脉密度的差异以及各级叶脉密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种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