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诘经变相关论文
依据《维摩诘经》而绘制的《维摩诘经变》之图像,是隋唐时期敦煌壁画的主要题材之一。据文献记载,自其传入中国后,先后被汉译七次,......
本文将对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画《维摩诘经变》—《观众生品》中天女所着的袿衣服饰进行研究。袿衣因其飞襳垂髾的灵动之感,曾出现在......
敦煌壁画维摩诘经变中所表现人物形象众多,是唐朝时期敦煌壁画中较为常见的佛教表现题材,其中有多幅各国王和王子礼佛、听经的画面......
敦煌莫高窟第420窟,是敦煌隋代石窟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窟室。在窟顶四披,发现了规模宏大、精美,保存完善的《法华经变》,并且糅入......
在莫高窟初唐第220窟和第332、335窟维摩诘经变文殊菩萨一侧的随同中原帝王问疾的队伍中,有一身或二身平巾帻上珥貂的侍臣,其紧随......
本文着重考证了唐代敦煌壁画维摩诘经变中的具服、进贤冠和黑介帻,并将壁画中的官服和唐代其他图像作比较,认为中晚唐维摩诘经变中......
吐蕃统治时期,莫高窟维摩诘经变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极强的世俗特征。无论图像的构图布局,还是对经义的理解、表现、追求,都有所不......
敦煌,历代王朝经营西域的重要节点城镇。在21世纪的今天,它不仅是一个地域代名词,更是作为一方精神净土屹立于世界东方。自1909年,......
基于学界披露资料及实地考察记录,运用考古类型学与美术史图像学方法,从图像细节方面考察了河西地区维摩诘经变遗存;微观分析维摩诘经......
莫高窟第98窟是曹氏归义军首任节度使曹议金的功德窟。该窟主室东壁《维摩诘经变》中的《方便品》由七组画面组成,学界仅关注到其中......
S.P.76白描稿,作者经过详细的分析研究,表明其中的三小部分是为敦煌壁画底稿《维摩诘经变稿》。作者又通过对敦煌莫高窟洞窟壁画《维摩......
在敦煌石窟众多的经变画中,维摩诘经变和牢度叉斗圣变都是格外引人注目的。通过对这两种经变画的仔细考察,发现两者有非常密切的关......
《维摩诘经》是佛教石窟经变中最受欢迎的题材之一,各大石窟不同时代几乎皆有。敦煌莫高窟以此经的经变为数最多,麦积山石窟亦出现多......
从佛教东渡、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乐僔和尚开窟供佛开始,历经十六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西夏、元,唐朝时洞窟已......
莫高窟第249、285窟南朝风格的出现,与北魏宗室元荣在孝昌元年(525)就任瓜州刺史并无直接联系,而应与普泰二年(532)元荣之子叔和进......
本文以敦煌维摩诘文学为研究对象。全文由绪论、正文七章共八部分组成。 绪论介绍了选题的意义、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及研究现状。......
维摩诘经变是中国独有的佛教艺术,是研究佛教艺术中国化的重要资料,然而文献记载的维摩诘经变多已佚失,现有遗存主要集中在敦煌莫高窟......
本文通过炳灵寺第8窟造像、壁画与佛经比对,认为此窟是一个维摩诘经变窟。《维摩诘经》是印度早期大乘佛教经典之一,汉代传译入我......
唐代敦煌壁画维摩诘经变中有十多个不同民族人物的图像,考证这些人物的服饰有助于了解唐代的胡服样式和民族关系。唐代是胡服流行......
此文利用美术史图像学方法,探讨了维摩诘经变与其他图像的组合关系,指出初唐维摩诘经变与千佛环绕式说法图组合,并演化为与西方净......
大足北山佛湾第137龛是一铺南宋绍兴時期所作阴刻线描画。该作依据《维摩诘经》而绘,完整地表现了文殊问疾维摩的情景。目前虽有漫......
本文以实地调查资料为基础,对四川唐代摩崖浮雕维摩诘经变的细部内涵和构图进行了细致的图像学分析,指出四川维摩诘经变具有强烈时......
西安市小雁塔即唐代荐福寺的塔院,曾经在其遗址中发现线刻菩萨的石刻。笔者根据出土石刻的图像特征,并结合有关文献及敦煌莫高窟维......
<正>在佛教艺术中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作为释迦牟尼佛的两胁侍,无论是壁画还是雕塑都是传播比较广且表现比较多的菩萨之一。根据法......
莫高窟中维摩诘经变壁画内容丰富,绘画水平相当高,具有高度的艺术成就,在敦煌艺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藩王使臣问疾图”是根据传......
本文通过对敦煌维摩诘经变在唐代的繁荣及发展情况的考察,认为:敦煌维摩诘经变的发展方向和维摩诘经讲经文相一致,在初盛唐之际,即......
论吐蕃时期的敦煌壁画艺术李其琼敦煌唐称沙州,于建中二年(781年)陷于吐蕃,大中二年(848年)敦煌人张议潮收回河西十一州,恢复唐制前的67年间,瓜沙诸......
维摩诘变相是中古佛教美术最重要的图像题材之一,其遗存丰富,序列严整而清晰,是中国佛教美术史学研究的重要个案,在20世纪各个历史......
维摩诘经变是佛教美术本土化的变相,也是南北朝时期流行的佛教图像之一。相比5世纪图像,6世纪前期维摩诘经变样式发生明显的变化,......
<正>敦煌莫高窟的维摩变承袭了中原流行的图像样式,吐蕃时期,因为审美趣味的变化和信仰的要求,画工的绘画兴趣转移到绘制经文中的......
<正>大足圣寿寺,位于重庆大足县宝顶镇宝顶山大佛湾。明永乐十六年(1418),蜀王命惠妙禅师"葺其榛莽"而始重建,并造万佛楼以示纪念......
<正>莫高窟的维摩诘经变自隋代开始出现,初唐莫高窟第220窟维摩诘经变中首次出现了帝王图,并开创了此后文殊问疾的新模式。初唐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