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信录相关论文
蔡尚思先生的《中国文化史要论(人物图书)》“历史学与地理学上的代表人物和主要图书”一节论崔述与《考信录》说: “是古代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将要出版《春秋左传研究》,这是童书业教授的遗著,包括《春秋左传考证》(以下简称《考证》)和《春秋左传札记》(以下......
清代学者崔述《考信录》有一段话: “近世小说有载孔子与采桑女联句诗者云:‘南枝窈窕北枝长,夫子行陈必绝粮。九曲明珠穿不过,回来......
自从司马迁《孑子世家》之后,历代学者又相继以不同的形式写过许多关于孔子的类似著作,其中以南宋学者胡仔《孔子编年》成就最为突......
校长一定要做个有心人,应时时把老师们的事放在心上,并及时地尽自己所能为老师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一次真心实意的“援手”、......
【正】 公元前500年,齐景公、鲁定公会于夹谷。此乃齐、鲁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然而,有关这次会盟的一些重要问题,史载不尽相同,注......
崔述的名著《考信录》和其他作品都是在"求真"和"致用"原则指导下写成的。对这些原则的坚守,使崔述的学术研究避免了空疏与无用,不......
钱穆先生字宾四,是中国现代声名最著的学者之一。曾任燕京、北大、清华、西南联大各校教授。1949年,赴香港创办新亚书院,晚年定居......
<正> 崔述(1740-1816年)是生活在乾嘉时期的一位出色的辨伪学家。他号东壁,直隶(今河北省)大名府魏县人。他的名著《考信录》成书......
<正>我国历代史书数量之大,恐怕在全世界是少有的,以作史出名的人也非常之多,但能够称得上为大家的却寥寥无几。所谓大家应当是有独到......
<正> 崔述(字武承,号东壁)是清乾嘉年间的一位经学家和考信辨伪学家。他积40年之力所著的《考信录》,堪称我国古代疑古史学的集大......
<正> (一)有些思想一旦凝结为著作进入社会,传播下来,也会如木桌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一般,“用头倒立着,并从它的木脑袋里,展开比桌子......
壮族土官研究导论──《壮族诸姓土官谱系考信录》结语白耀天本书除了永顺长官司(治今广西宜州市西南)土官邓氏、永顺副司(先治宜州市......
期刊
崔述的学术思想是顾颉刚疑古思想的重要来源 ,其间也存在日本疑古思想的外来影响 ,这是可以肯定的。但是 ,在 192 3年正式提出“层......
【正】 《李秀成自述原稿》记初克南京时事说:“此时天王与东王上(尚)是计及分军镇守江南,天王心欲结往河南,欲取得河南为业。后有......
对崔述《诗经》学的再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本文结合崔氏的时代的《诗经》学潮流,运用细读文本、比较、统计图表、归纳总结等方法,对崔......
<正> 清清代的辨伪学,承袭前代的传统,随着考据学的深入发展,有了进一步提高。辨伪书与辨伪说,群书辨伪与单书辨伪,皆有发展。清初......
【正】 余先生《杨家将故事考信录》序云: 余赋性疏愚,不通人事,雅好读书,时时作为考证文字,偶有会心,辄欣然独笑,自以为得意,举以......
余嘉锡先生学行忆往周祖谟,余淑宜余嘉锡先生,湖南常德人,生於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甲申正月十三日。是现代著名古文献学家、目录学家和史......
十几年前,先师何以聪送我一本沈蘅仲先生的《知困录——中学文言文备课札记》,旋又蒙沈先生送我签名的另一本《知困录——中学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