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动员相关论文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根据党在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和舆论驾驭能力,党的舆论引导工作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舆论动员、宣传、导向、引领......
抗战时期,漫画作为笔杆抗战的先锋力量,将漫画艺术形式与救亡图存的民族战争有机结合起来,为保家卫国和争取民族独立自由充分发挥......
媒体经营过程中,广告主拖欠广告费的行为破坏双方的契约关系,媒体机构往往采用舆论动员的手段以达到维护自身利益的目的。本文对媒体......
作为从宏观场景到微观心理的互动交流通道,奥运舆论动员可以将赛事议题所蕴含的价值转变成公众的价值观和集体行为,所以掌控奥运舆......
中共中央东北局开展的土地改革运动,推翻了封建时期的土地制度,在东北地区实现了“耕者有其田”。《东北日报》作为中共中央东北局......
新冠疫情使欧美普通民众高度关注中国并放大其对华偏见,而以普遍科学原理为基础的人类抗疫经验与立于特殊价值规范的“西方化叙事......
美国女性一度被视为男性附庸,但美国部分知识女性并不屈服于男权社会的束缚,她们为女性的权益不懈斗争,不断拓展女性自由发展空间。本......
建国后,国家开始全面治理黄河,素有“小黄河”之称的沁河作为黄河的一级支流,是治理黄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初期,国家对沁河治理......
中国近代的铁路建设事业起步于1880年代,这是此前诸多历史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舆论动员就是其中的重要方面。诞生于1870年代初的《......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铁道部为扩大客货流,增加铁路运输能力,促进沿线货品开发,举办了四届铁路沿线出产货品展览会。铁道部基于铁路和......
胡石庵是清末民初著名的革命志士、文人和报人。作为革命志士,他不计个人安危,投入当时风起云涌的革命活动,四次被捕入狱而不悔;作为文......
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内地多份报纸遭到查禁,大批报人被国民党当局下令通缉。此时作为英属殖民地的香港,政治环境相对稳定,地理位置......
学位
舆论动员是战争动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包括对舆论进行引导与动员,也包括对舆论动员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的动员。随着信息技......
日本侵华时期,其大众传媒积极参与法西斯当局的侵略战争,一方面充分发挥舆论导向功能对国民进行战争动员,在社会上形成了支持法西......
无产阶级的政党为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总是把领导人民群众开展阶级斗争作为最重要的途径,群众运动作为阶级斗争的表现形式自诞生之......
《大江报》是晚清湖北革命团体文学社的机关报,从诞生到被查封,三起三落,充满传奇与坎坷;以鼓动革命,推翻满清为主旨;风格独特,无所顾忌,敢......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居”,同时也是东亚区域内的两个大国。可是这两个“邻居”的关系现在正处于历史的冰点。当今世界美国的......
“具体议题框架”(issue—specificframes)是与具体的议题和事件具有必然的联系的一种框架,是传媒进行舆论动员的一种方式。本研究将......
宋教仁作为民国初年诡谲政局的重要参与者和见证人,长期以来为学界所关注。其中,发生于1913年的宋教仁遇刺案更是为众人所熟知的“......
1923年2月,上海滩发生了轰动全国的华洋讼案--“乐志华案”,中共所办《向导》周报为此刊登十余篇评论,揭露治外法权之弊,刻画国人......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地区进行的土地改革运动,消灭了封建土地制度,改变了农 民的阶级地位,完成了农村地区新的政权的建立,同时为东北......
在众多社会议题的舆论动员中,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间的互动及其效果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作为一种极为重要的动员方式和手段,......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在突发性事件中,媒体往往担负着信息发布过程中"舆论领袖"的重要功能,是引导舆论、动员社会、帮助政府缓解危机的重要力量。在香格里......
抗战时期,中共党报的中心工作就是形成有利于全民族团结抗战的舆论。作为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机关报,《新中华报》适时刊发......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舆论观点指导中国革命、建设过程中的舆论宣传工作,在长期的实践中“......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暴力侵占我国东北。日军对我国东北地区长达十四年的奴役统治,以及东北军民坚持不懈......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人民继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 局面,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重大战略布局,关系到党......
期刊
本研究聚焦于上访人这一特殊群体是如何借助微博这一公共舆论场来表达利益诉求、进行舆论动员的,分析其微博舆论动员的方式、策略......
1930-1940年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导致民族主义在《大公报》《申报》等民间报刊空间急剧升温。在台儿庄战役、南京大屠杀等事件期间......
抗战时期同题新闻针对的是同一个事件或现象,因而最能体现不同报纸抗日新闻话语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它适合于战时新闻的舆论动员规......
媒体是人们认识世界、知晓信息的重要手段,在信息的传达和解读过程中,媒体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人口生育政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通过考察驱张运动中的通电现象,可以发现,民初通电具备较为完整的信息传播的结构性要素;虽然通电能传播一些关于具体事件的新闻,但......
通过对网络舆论动员过程及其特征的分析,可以窥见网络群体性事件生成的主要模式是:个人问题社会化、社会矛盾网络化、网络舆论扩大......
民国初期是民族存亡之际,中国陷入政治制度和经济秩序双重危机。稳定国家政治、经济秩序的呼声日渐高涨,近代报刊成为引领救亡图存......
网络舆论是一种新型的舆论,网络媒体在自今年年初以来的雪灾、西藏政治事件中发挥了重要的舆论导向作用,特别是在这次汶川大地震中......
天津《益世报》创刊于1915年10月1日,距今已有百年历史。《益世报》作为民国四大报纸之一,与《大公报》比肩,是中国近代新闻传播史......
"帮汪峰上头条"的微博引发了网络与现实中的全民关注与参与。"帮汪峰上头条"事件的传播过程反映出随着近年来微博舆论动员的新特点......
1951年底至1952年10月在中国掀起了一场规模宏大的群众运动——“三反”“五反”运动。“三反”是在党政军机关中反对贪污、反对浪......
学位
抗日战争时期,《救亡日报》(桂林版)高举团结、抗战、救亡的旗帜,以"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为《救亡日报》(桂林版)舆......
期刊
转型社会中,各种异质群体在社会的风险分配中情势不一.现实中的弱势方无法或很难进入体制内部改变格局,故倾向于在互联网上集结发......
短视频因其自身传播要素的多元化,能够迅速抓取热点事件引发广泛关注,激发舆论的社会合力,促进良好社会秩序的构建;同时有助于改善......
本文主要以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为个案,通过对自然灾害中可能面临的信息难以畅通、难以共享以及信息发布和舆论动员等问题的分析,......
近代民族企业是近代中国国货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它们在报刊上刊登大量国货广告向国人"提倡国货",参与构建了国人应消费国货的社会舆......
卢沟桥事变作为一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开始。事变发生之后,日本一方面与中国进行“和平”谈判,然和平谈判日方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