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诞感相关论文
本文以《低俗小说》为例,从视听元素的视角出发,讨论后现代主义电影中塑造"荒诞"的基本路径与具体模式。在视听元素层面,荒诞塑......
寓言化叙事,是1990年代以来中国话剧叙事转型中出现的新形态。这种叙事以虚构还原真实,以有限的舞台符号语汇直抵无限深邃的精神彼......
<正>导演罗曼·波兰斯基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拍摄影片,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荒诞感与悖论性,在世界电影中独树一帜。同时,他全部......
生活影像是记录和承载记忆重要的载体。本选题结合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大众消费生活面貌,以90年代的百姓生活影......
《达维多维奇之墓》 [南斯拉夫]丹尼洛·契斯著,王幼慈译 中信出版社2014年8月 20世纪有一个神奇的国家——南斯拉夫,2003......
这一次,宁浩仍旧以黑色幽默,带来一个让你眼花缭乱,充满荒诞感的故事拍完《疯狂的石头》之后,宁浩的失眠症比从前变严重了。有时甚......
摘 要:《百年孤独》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小说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其特有的荒诞感。首先,小说中的荒诞感主要体现在贯穿全书的......
<正>何桂彦(以下简称"何"):您近期的创作,从《COSPLAY》系列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从《虚拟时光》以来的图像表达经验,但其中也出现......
作为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加缪的哲学观强调的是世界的荒诞感,加缪认为,面对荒诞感,人有三种反应:一是自我毁灭;二是逃离出去寻找新......
贝克特·塞缪尔(1906——1990)的《等待戈多》是西方荒诞派戏剧的最主要的代表作品,1953年在巴黎最初上演时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人们给......
李志勇诗歌中小镇与群山带有明显的西部地域特点。小镇与被雪覆盖的群山,正是李志勇诗歌中的核心意象,它们透露诗人的孤独情怀与对......
中国二十世纪末文学走向多元化,作家个性迥异,营造的艺术世界也色彩斑斓,湖南女作家残雪是其中个性色彩极浓的一个.她的作品是一个......
<命运峡谷>是一部再现二十世纪的,特别是"文革"前后的,中国政治与下层百姓的,不幸生活的编年史.一个人,如果想了解"文革"或者"毛泽......
【正】 反抗与认同:荒诞感的诗性化人类苦难的蔓延终至于把个人推到世界存在的极端领地,人陷入孤立无援中才真正意识到世界是如此......
<正> 荒诞文学的经久不衰,使对荒诞的研究持续不断。新近,外国文学研究又出现一批研究荒诞的文章。这些文章有的是对荒诞的内容进......
【正】 “现代幽默”的核心内涵是荒诞感。“荒诞”(absurd)一词由拉丁文的surdus(耳聋)演变而来,在音乐中用来指不谐调音。有的字......
《无名之辈》作为近年来比较罕见的一部由口碑带动票房的国产影片,是绅士喜剧开创者饶晓志继《你好,疯子!》之后导演的第二部影片......
生命的悖论—朱存伟绘画作品展 开幕 2013. 05. 25 / 16:00 - 18:00 展期 2013.05. 25 - 2013. 07.19 / 10:00 - 18:00 场馆:......
宁浩是21世纪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中标志性的导演之一,他在中国电影商业化、类型化、工业化等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此同时,他......
作为文学中的一个基本母题,荒诞意识古已有之。但从传统文学到后现代文学,经过了从荒诞感到荒诞哲学的转变。传统文学,包括现代主......
《尘埃落定》选择的独特的傻子视角巧妙揭示了西部土司家族内部权力之争的残酷性和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的隐秘部分,使故事的叙述在......
<美食家>中呈现出的荒诞感一直以来被忽视,实际上人们对其"糖醋现实主义"的解读已在无意中暗示了荒诞感在文本中的生存.这里有关其......
本文试图指出的是怪诞是一种具体的艺术表现方式,长期运用于人们的艺术创作中。进入二十世纪更多的和荒诞派艺术联系在一起,成为荒......
现代的消费文化语境、文本主题的含糊性等诸多原因导致了对张爱玲作品的"误读"和"浅读",《倾城之恋》便是这样一部饱受冤屈的小说......
卡夫卡这位西方艺术的怪胎和探险家,以他“疯子”的眼睛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荒诞的常人世界。他一生都坚持着一种“局外人”的身份,冷......
法国20世纪著名作家与政治家安德烈.马尔罗的《人类命运》与其说来源于历史真实,更准确地说它来源于作家内心的主观真实。这部小说......
《故事新编》中的"油滑"历来是人们争论的焦点。对于"油滑"我们不仅要对它有个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而且要全面地中肯地看待它的利弊,......
《故 事新 编》由 于内 容 和形 式 的独 特性 ,一 直是 中 国现 代文 学研 究 中一 个 广有 争论 的作 品 。本 文 认为 ,导致小 ......
《岁除》是一篇意蕴丰厚、耐人寻味的小说。主人公赖鸣升岁除从台南来到台北叙旧,在醉境中形塑了自我巨人形象。但是在他人眼中,他......
鲁迅通过对“脊梁崩溃图”和“小东西得势图”的绘制,对历史进行了重新书写,表现了鲁迅的痛苦复杂的矛盾心情和对此的超越,以及不忘现......
塞缪尔·贝克特是20世纪最具独创精神的文学大师之一,并于196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莫洛伊》作为其“实验小说”的巅峰之作,是对......
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主体,拥有自身存在的价值。但社会和高校的过度发展,大学生对于自身价值的定位开始模糊,如积极地进......
本论文通过对《现代小说技巧初探》(高行健,花城出版社1981年)和1982年《小说界》第2期上发表的王蒙写给高行健的信及同年《上海文......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台湾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剧烈变动,以及都市化的蓬勃发展,吸引着众多作家眼球,触动着他们创作灵感,因......
在《太阳照样升起》一书中,欧内斯特·海明威成功地向读者展示了一幅一战后“迷惘”一代的生活画卷。一战的残酷与血腥使传统的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