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结构相关论文
康德理论作为审美现代性的源头之一,赋予了审美问题在现代人文学术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审美领域既融于整体理性系统,也具有自身的独立......
拉面是回族的特色饮食,它除了可以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外,作为一种饮食象征符号,还具有体现回族认同和满足回族群众心理需求的......
畲族是我国一个古老民族,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并将这一民族文化以世代相传的方式传承下来。作为畲族传统文化......
在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视野中,文化兼具有意识和无意识两种典型的结构模式。人类学学者在对文化的结构进行分析时,其研究路径......
汉语新诗兴起以来近百年间,各时期诗意的焦点一直在不同的象征结构之间漂移。本文选择了若干具有代表性的象征结构,着力探讨它们自身......
仪式具有象征性,对仪式象征意义的阐释是国内外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民族学、人类学对仪式象征有其独特的研究视角,在西方......
长诗《混沌初开》在彭燕郊的创作中具有特殊意义,是其探索诗歌艺术的集大成之作。该诗歌的主题意向指向至深、至远、至美的"全光之......
在20世纪50-70年代中国意识形态运作中,知识分子一直被指认为具有异质性的群体。这样的指认与社会象征系统对女性这一性别的潜在定......
2016年10月28日中国大陆上映了由开心麻花团队创作的电影《驴得水》.该电影以同名话剧《驴得水》为原型,由于沿用了剧场版剧作和主......
本研究通过对1950年代和1970年代人口控制论的比较分析来说明哪种社会因素影响到知识的权威形成。至于同一个人口控制论为何在不同......
汉语新诗兴起以来近百年间,各时期诗意的焦点一直在不同的象征结构之间漂移。本文选择了若干具有代表性的象征结构,着力探讨它们自......
本文从结构的视角出发,对关于中国本土宗教中女性的形象、地位及其发展变迁的文献进行整理。文章将女性在宗教中的角色分为信仰对......
自马克思提出拜物教理论以来,拜物教理论便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切入口。西方马克思主义在继承马克思拜物教理论的同时,运用了......
舞蹈是以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在民间舞蹈研究中以动作为核心展开不同层面的探讨已形成相应的研究方法。语言学转向......
本文将《皆大欢喜》置于表层叙事、结构模式分析、神话—原型理论、文本间性和社会历史背景构成的多元化语境中释读,从静态与动态两......
由两个名词性成分组成的复合名词是多种语言中最多产的构词模式。本文以汉英名名复合词为研究对象,以Langacker(1991/2000/2008)的......
通过对建筑空间布置和宗教供奉配置的考察,揭示了普陀宗乘之庙并非是简单地对其原型——布达拉宫的仿造,而是出于政治目的进行了各......
本文以徐显秀墓壁画为中心,以考古发现和文献资料相互释证、图像分析和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壁画置于整个墓葬空间、社会历史背景......
有关“傩”的记载,泛见于经、史、子、集,而对于傩文化的研究当始于清末学者王国维先生,之后国内外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学者从戏剧......
庆坛是"喇叭苗"进行祭祖还愿、驱邪纳吉的民间祭祀仪式。以晴隆县长流乡杨寨村"喇叭苗"的庆坛习俗为例,从仪式空间象征结构和多元......
俄罗斯戏剧家安东.契可夫笔下的《樱桃园》和美国戏剧大师田纳西.威廉斯的《欲望号街车》在人物塑造及创作手法上显现出惊人的相似......
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人们的对生命、财富和安全三大基本生活条件的关切逐渐上升为一种社会化的生活信念和价值标准,转化为......
西方济慈的叙事诗《拉弥亚》和中国赵清阁的小说《白蛇传》 ,同属于根据民间传说改编的神话爱情故事。本文拟从审美的角度 ,比较、......
《雪国》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赖以获得196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名作之一。这部小说采用了典型的象征结构,表现在其人物关系、情景特......
本文论述和分析了认知语法理论中的核心理论假设:“象征结构”的认知过程以及象征单位的结合从而生成语义过程。1)认知语法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