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界层结构相关论文
为了研究南京市黑碳(black carbon,BC)气溶胶的时间演变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使用多波长Aethalometer(AE-33)每个季节选取典型月份观......
利用观测资料和中尺度天气-化学模式(WRF-Chem)对一次冷锋南下天气过程导致的我国东部大范围空气污染开展研究,强调了冷锋过境前后......
结合茂名外场观测数据以及气象要素再分析数据,对台风外围环流影响和局地海陆风环流(SLBC)影响下沿海地区的大气边界层(ABL)结构识......
近几十年来,长三角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高,成为我国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区域,雾、霾等灾害性天气频繁发生。本研究利......
本文利用常规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和气象探空资料、ERA-interim(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每6小时一次的再......
南沙海域处于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研究该海域大气边界层结构特征具有非常重要的科研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海气界面的动量交换直接......
利用第二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考察试验(TIPEX)改则站大气边界层物理观测资料,着重揭示了该地区边界层结构的观测事实,尤其是近地层......
本文利用2006年冬夏两季甘肃嘉峪关北部地区开展的大气边界层实验观测资料,研究了戈壁下垫面大气边界层结构和演变特征,并对比分析......
2006年、2007年及2008年冬,在南京地区进行了雾的综合观测,以雾生命史为主要研究对象,获得多场浓雾发生、发展、成熟、消散整个过程中......
本文利用2015年冬季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内进行的雾的外场综合试验资料,主要研究12月21日发生在雨后的两次强浓雾过程,在分析典型雾过......
2006年冬,在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北郊盘城镇进行了雾的观测实验,得到了边界层结构和雾滴谱等气象资料。分析结果表明:晴天时,逆温出现及消......
建立了一个高分辨三维边界层诊断模式以模拟下垫面热力和动力的非均匀性对边界层结构的影响.模式模拟了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厂址区域(......
室内水槽模拟是大气边界层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利用室内模拟水槽对大气边界层的发展进行了模拟,通过处理平均温度廓线和光斑图像得......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与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北京325m气象塔1993年~2003年夏季(7月~9月)的观测资料,统计......
利用天津武清雾综合观测资料,对一次强浓雾个例的形成、成熟到消散不同阶段边界层结构和微物理特征进行分析,同时进行了液氮消雾试验......
利用BOMEX(巴巴多斯海洋与气象学试验)的探空资料和LEM(大涡模式),通过改变LEM水平分辨率的敏感性数值试验,对比分析不同尺度的湍涡对信......
实时测量BSO晶体水平区熔法生长过程中, 研究固/液边界层以及边界层两侧的晶体和熔体的显微拉曼光谱, 晶体生长固/液边界层以及边......
利用一个包括土壤-植被-大气相互作用的一维边界层模式,对1999年11月发生在北京的一次大雾过程的边界层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与......
分析1999年11月1日至12月20日北京城市雾综合性观测试验中5次雾过程的实测资料,对如何区分重烟尘雾与水雾过程给出了判定方法,并对......
利用甘肃省-中国科学院科技合作项目"兰州市大气污染及对策研究"于2000年12月10~17日在兰州市城区用系留气球观测的大气边界层风速......
本文利用2016-2017两个冬季高密度地面自动气象站逐时观测资料以及张家口的探空资料,分类型、分区域统计分析了包括延庆—张家口一......
针对华南粤西沿海出现的一次海雾过程,采用现场观测试验获取的数据,结合NCEP再分析数据,分析了此次南海北部海雾的大尺度环流背景、边......
为了弄清北京地区持续性雾—霾天气过程的演变规律、揭示大雾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条件,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高速路自动气象站观测......
利用常规地面气象和探空资料、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以及全国PM2.5浓度数据,针对2015年3月7~11日一次冷空气南下的锋面天气过程......
利用WRF中尺度预报模式(V3.7.1版本)采用6种边界层参数化方案(YSU、MYJ、ACM2、MYNN2.5、Bou Lac、QNSE),对2015年8月16日~19日一......
沙尘暴作为一种灾害性天气不仅对工农业生产产生严重的直接危害,而且由此形成的沙尘气溶胶通过多种途径对气候、环境、生态和人体......
综述了近年来对二维成核、位错生长、法向生长和三维成核生长机理研究的重要发展,并概述界面边界层调整结构和生长基元理论模型研......
利用2003年8月23日—9月3日我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在北冰洋浮冰站探测的50次大气廓线及相关资料,对北冰洋的大气边界层垂直结构......
利用厦门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和L波段雷达探测资料,对2007—2016年共160个厦门春季(2~5月)大雾过程进行边......
介绍了陶瓷电容器的优点、性能要求以及边界型陶瓷电容器的产生机理和特点,同时还论述了边界层型陶瓷电容器的物理性能、发展现状......
2010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冀中南部及天津地区出现了一次大范围的大雾天气,持续时间长达3 d,其中石家庄浓雾持续时间长达34 h,强浓......
本文利用边界层铁塔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和基于RAMS6.0基础上发展建立的边界层数值模式对2002年5月21日-23日发生在东南沿海......
围绕青藏高原东侧"雅安天漏"现象,综述了近40多年来"雅安天漏"的天气、气候与气候变化研究的主要进展;在分析前期研究薄弱环节的基......
本文利用2013年12月-2014年1月期间南京冬季雾霾天气综合观测获取的气溶胶粒子谱、云凝结核(CCN)谱、激光雷达观测信息等雾霾天气......
不同区域海雾的形成机制和边界层结构特征有一定的差异,这与不同区域的地理和气候背景密切相关。本论文主要利用中国气象局广州热......
城市化不仅改变了下垫面性质,导致大气边界层结构和地表能量平衡等动力过程的改变,同时还通过城市冠层作用吸收和截陷太阳辐射以及......
城市重霾污染事件的发生除排放源内在原因之外,气象条件是最直接的客观外因。本文以2013年2月21~28日北京地区典型细颗粒物(即PM2.......
利用2005年中国科学院珠穆朗玛峰地区科学考察期间的无线电高空探测资料和超声风温仪观测资料,分析了珠穆朗玛峰地区边界层高度、......
利用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边界层铁塔梯度观测、湍流观测和PM10浓度资料,分析一次典型冷锋天气过程兰州大气边界层结构......
利用2015年1月15—27日在苏州东山气象观测站系留气艇观测数据以及细颗粒物浓度观测资料,对东山大气边界层结构特征及其对污染物垂......
大气边界层是指对流层下部,直接受地面影响的大气层。湍流运动是边界层的主要特征,大气边界层内复杂的气象条件变化影响了整个大气......
利用耦合了NCAR LSM陆面过程的中尺度模式MM5V3.7和2002年8月CAMP/Tibet加强期的观测资料,对藏北高原地区地气交换过程进行了48 h......
利用美国NCAR新版中尺度MM5V3.6非静力平衡模式,采用三重嵌套的模拟方法,模拟研究了沙漠绿洲的环流及边界层特征。结果表明:在没有......
本文针对发生在2007年3月24~25日的一次华南沿海海雾过程,利用1°×1°的间隔6小时一次的NCEP/NCAR实时再分析资料和地面观测、边界......
利用2004年1月-2009年4月高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逐日空气污染指数,对乌鲁木齐空气污染≥Ⅳ级的重污染日持续时间特征、500hPa高......
近20年来,北京城市化一直保持高速发展,建筑材料、能源消耗和道路设施不断增加;国民生产总值成倍增长,城市人口迅速膨胀,机动车保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