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暖流相关论文
长江口及济州岛邻近海域的综合调查区包括南黄海南部及东海北部海域。有关此区的浮游藻类,国内已进行过多次研究,先后提供了很有......
渤海和黄海是我国北方的陆架浅海,有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动力学特征。其中,渤海和黄海的温盐场和环流场的年际变化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本文首先利用最新实测的锚系潜标测流和温、盐资料,分析了黄海暖流的季节变异;然后根据有关断面的历史资料,以暖水舌作为黄海暖流......
基于2006至2007年“908”项目执行期间春夏秋冬共四个航次的CTD温盐数据,针对四个季节底层大面及大连-成山头断面温度和盐度的分布......
对南黄海中部泥质沉积区中心位置的Z1钻孔进行了AMSMC年龄、粒度和TOC/TN分析,综合指标结果揭示了中晚全新世以来南黄海区域的沉积环......
In this paper,the authors explored the presence of shear fronts between the Yellow Sea Coastal Current(YSCC) and the mon......
冬季,强劲的北风将中国和朝鲜沿岸的表层水由北向南吹送,从而驱动了作为补偿的沿黄海水槽北上的黄海暖流。黄海暖流从东海向南黄海输......
本文基于现场观测资料并结合FVCOM三维海洋模式的模拟结果,研究了2010年青岛冷水团生消过程和演变机制。结果表明,山东半岛东南海......
利用1985~2002年月均和每8天平均的AVHRR Pathfinder卫星海表面温度数据,分析了黄海暖流源区海表面温度锋面的分布特征及其季节和季......
通过对南黄海春季和秋季27个相同站位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分析,并结合水文观测资料,研究了南黄海表层沉积物粒度的季节变化,参考文献资料......
海陆交互作用下的南黄海沉积环境复杂,其沉积机制一直是古海洋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取自南黄海中部泥质区的Z1岩心为载体,对19......
基于2003—2019年黄渤海冬季(1月)微波遥感SST,分析其年际变化特征和黄海暖流对SST年际变化的影响,进一步分析黄海暖流流轴摆动与......
采用ECOMSED三维水动力模式,诊断计算了冬季渤海、黄海和东海的近海环流状况,重点分析了黄海暖流的演变过程及其垂直结构,并探讨了......
利用国家908专项ST02区块(北黄海)水体专项调查2007年夏、冬资料,应用浊度观测资料对悬浮物质量浓度进行线性拟合,得到较好的反演结......
韩国是一个半岛国家,地处朝鲜半岛北纬38度线以南、东、西、南三面环海,东濒日本海、西濒黄海、南濒东海,西岸和南岸大陆架面积宽广,黑......
通过分析2007年1月12日—2月4日南黄海调查所得资料,对海水化学要素的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大部分海域,表、......
利用中韩“黄海水循环动力学及物质输运”合作研究项目第一航次1996初春所获得的CTD资料描述了南黄海初春温、盐和密度的水平和垂直分布特......
本文中的浅海区域系指黄、东海这两个海域中的陆架部分,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陆架之一.浅海区域的地形,在南-北方向上呈狭长状,约跨18......
基于高分辨率的ROMS模式,以黄海暖水舌作为黄海暖流的示性指标,采用了谱分析及相关分析的方法,分析了黄海暖流主轴东西向的摆动和......
主要根据近几年来中韩黄海水循环动力学合作调查结果,结合有关观测资料,进一步分析了冬至初春黄海暖流的路径和起源.与以往类似研究不......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对渤海、黄海海域冬、夏两季表层沉积物取样,通过激光粒度仪得出粒度参数,进而分析讨论冬季强的沿岸流的作用、黄海暖流、夏季冷水......
本文基于观测获得的北黄海水位低频波动和海流震荡现象,结合渤海三个海洋站余水位长期资料和ROMS数值模式,建立了一个能够精确刻画渤......
本文将为建立一个适用于中国渤、黄、东海区域模拟和预报的高分辨率动力-生态耦合模式做两方面工作:一是基于ROMS模型建立中国近海......
冬季大风降温过程是渤黄海冬季常见而重要的天气现象,其对环流发展、泥沙输运有重要的影响。然而目前却鲜有在高时空分辨率的海表......
根据收集到的气象、水文资料,通过比较分析进行了青岛冬暖的气象水文学解读,研究表明,青岛冬季比周围的内陆城市温暖,也比周围的沿......
南黄海是西太平洋典型的半封闭型陆架海,沉积环境十分复杂,黄海陆架在冰期旋回中反复出没,保存在沉积物中的有关过去全球变化的信......
利用2006—2007年春、夏、秋、冬4个航次的CTD数据,对北黄海冷水团的季节变化及其消长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春季,冷水团特征......
一、概述 本调查海区处在黄海南部和东海北部,水温的分布和变化主要取决于太阳辐射、气象因素和流系的时空变化。不同的海区和不......
利用NASA高分辨率的卫星遥感资料SST,采用Nudging同化来模拟渤海、黄海、东海的三维温度场,减小用热通量作上边界条件所带来的误差.结......
利用南黄海西部2007-04的温盐实测资料,采用海洋层结谱表达法及自适应识别,得到逆温跃层的"五点三要素",形成强度要素平面分布图。分......
通过二维正压数值模式,分别模拟了黄海1951—2000年间两个代表时间段冬季的环流状况。对比这两个时间段的环流,发现冬季黄海暖流及沿......
黄海是连接渤海与外海的重要的陆架海域,该海域也是沿海经济、沿海养殖、海洋渔业、军事活动非常发达的海域,针对黄海典型海洋现象......
冬季,黄渤海域常有寒潮引发的大范围的大风过程,本文关注于黄渤海环流对冬季大风天气的高频响应,包括黄海暖流的延迟响应、黄海暖流的......
本文利用2006-07的温盐实测资料,分别采用海洋层结谱表达法及自适应识别,和传统跃层确定方法对资料进行处理分析。对两种方法在识......
对中全新世(距今6000年左右,记为6ka)海洋和气候的研究可加深人们对现阶段气候变化和海洋环境的认识,为预测未来海洋与气候环境变......
基于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IPCC AR4)海气耦合模式模拟实验,本文利用POM (Princeton Ocean Model)基础之上建立的东......
冬季黄海暖流是冬季风作用下,在黄海中部形成的一支补偿流,对黄海海洋环境、生态系统、区域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全球气候变化的......
<正> 现行初中课本《世界地理》上册的第87页写道:"太平洋的洋流分成南北两大环流系统。北部环流由北赤道暖流、台湾暖流(又称黑潮......
南黄海位于亚洲季风区,受季风影响显著。南黄海中部泥质沉积形成于全新世高海平面时期,受黄海暖流的影响较大。本文对南黄海中部泥......
中国东部陆架海(渤海、黄海和东海)是世界上最宽阔的陆架海之一。长江和黄河输入的巨量泥沙是其主要的物质来源,对本海区的物质通......
利用2006~2007年夏冬春秋4个季节北黄海的大面调查资料,分析了4个季节北黄海温度和盐度大面以及典型断面分布特征,得出以下结论:2007年......
长期以来,人们对黄海、东海地区的海流进行了大量的观测、研究,有了基本的了解。当然,由于海洋的复杂性,这些建立在传统观测手段基础上......
冰期—间冰期引起的海平面变化会导致黄海的沉积环境和生态系统发生巨大变化。通过多参数生物标志物法对取自南黄海北部71.2m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