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山构造带相关论文
探讨岷江第四纪物源区的变化过程。从岷江下游沉积物入手,通过对宜宾地区岷江阶地和现代沉积物进行野外观察与室内分析,利用轻矿物的......
论文以龙门山地质地球物理结构为背景,以大地电磁测深法为手段,通过对穿越龙门山构造带及川西前陆盆地的大地电磁测深剖面的电性结......
研究区横跨巴颜克拉地块和华南地块,处于青藏高原东缘的松潘-甘孜造山带、龙门山构造带和龙门山前陆盆地的复杂耦合区域,是中国大......
研究了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发震构造龙门山构造带的北段,即北川-南坝-林庵寺断裂的地表破裂.通过黄家坝、桂溪、平通、南坝、石坎子......
期刊
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Mw6.6级地震发生在龙门山构造带南段,未见典型的同震地表破裂.作者在对震后400余个地震破坏宏观调查点重新......
龙门山断裂带以东、江南雪峰隆起带以西的华南地区,在断裂、褶皱变形等构造形迹上存在非常规律的有序性.其构造形迹(断裂、褶皱等)......
2008年5月12日,沿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构造带内部的中央及前山断裂发生了慨8.0级强烈地震,两条同震地表破裂带分别达240km和72km。野外......
在系统总结活动断裂遥感影像解译标志的基础上,利用Landsat ETM、Google Earth及ASTER GDEM等影像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重点分析......
四川紫坪铺水库位于成都市西北岷江上游,枢纽位于都江堰市的麻溪乡,该水库2001年3月29日动工,2002年11月截流,2004年12月1日蓄水,2......
根据龙门山构造带的地震地质特征、地震活动规律及新构造活动特征,综合分析认为该地区区域稳定性受控于龙门山断裂带。而断裂带又以......
断层和地震有非常紧密的关系,汶川大地震就是龙门山构造带内映秀-北川断层活动的结果。青藏高原板块和四川盆地板块之间相对挤压运动......
龙门山逆掩推覆带南段的前缘坳陷分布了众多的北东向构造,2000年以来各个构造钻井问题表现相当复杂,井漏、井眼垮塌事故给钻井施工......
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构造带是研究青藏高原地壳物质向东侧向挤出的焦点地区.为探索龙门山构造带活动构造特征及其与发震构造的关系,......
据盆山耦合关系,以四川盆地西缘须家河组沉积特点,推演出龙门山在印支期的变形分为三期,自北而南发生幕式递进冲断推覆构造。印支早幕......
本文通过研究龙门山构造带及邻区的区域重、磁场特征,以及龙门山断裂带的产状等特征,探讨其与地震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龙门山断裂带......
通过对汶川地震前观测的碌曲-若尔盖-北川-中江大地电磁剖面的数据处理和反演解释,揭示了沿剖面的松潘-甘孜地块、川西前陆盆地、龙......
根据龙门山构造带的变形特征,自西向东可以划分茂汶韧性剪切带、龙门山叠瓦冲断构造带和龙门山逆掩推覆构造带.龙门山逆掩推覆构造......
选择龙门山构造带剑阁县竹园镇马鹿乡地区早三叠世飞仙关组,开展了详细的古地磁研究。通过对飞仙关组9个采样点灰岩、泥质灰岩样品......
汶川8.0级地震在龙门山中央断裂(北川-映秀断裂)上形成了长度约240km的地震地表破裂带,同时在前山断裂(灌县-江油断裂)上形成了长......
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都发生在龙门山构造带,间隔时间不到五年,两者之间是否有关联。芦山地震是否为汶川地震的余震,汶川地震是否诱导了......
断裂带是局部不连续和大变形的狭窄带,由于它的运动可造成地震,地震过程中断裂滑动摩擦改变狭窄带内岩石的物理化学性质,包括产生......
利用差分GPS对汶川8级地震的地表破裂带进行了详细测量,获得了汶川地震地表破裂的空间展布特征:地震在北川-映秀断裂上形成了长约200......
盐井-五龙断裂是龙门山中央断裂北川-映秀断裂的南延部分,也是龙门山南段的三大控制性主干断裂之一。为了详细认识盐井-五龙断裂的......
岩石磁化率特征可以帮助判断岩石的形成环境,对地震过程中滑动摩擦伴随高温的物理-化学变化具有显著反应.本研究以钻穿龙门山中段......
研究龙门山构造带在晚印支早期阶段的构造动力学作用机制,以及在此机制下的重力滑脱作用形成局部挤压环境的可能性。通过以重力为动......
中国大陆在印支期完成主体拼合之后转入陆内构造演化阶段,并于中-新生代发生东、西部构造分异与差异演化。贺兰-川滇南北构造带作......
龙门山逆冲构造带由茂汶断裂带、北川-映秀断裂带和安县-灌县断裂带及其间夹块组成,这一NE向构造带印支期以来遭受了多期构造活动,形......
本文采用加拿大凤凰公司生产的多功能电法仪V8在龙门山构造带中段进行大地电磁测深研究,同时采用先进的资料处理与解释技术对龙门......
活动断裂包括地震断裂和非地震断裂,本论文针对地震断裂开展研究,认识其组成与结构特征,并探讨与之相关的地震断裂机制。2008年5月......
华南地块分为两个地块——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均在新元古代时期碰撞所成,是由板溪群南缘及同时代的地层单位所限定其界限。近年来,有......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之后,在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地区实施了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快回应大地震的科学钻探,......
采用加拿大凤凰公司生产的多功能电法仪V8在龙门山构造带中段进行大地电磁测深研究,采用先进的资料处理与解释技术对龙门山中段大......
汶川8.0级地震给我们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也向我们提出许多值得进一步思考与吸取的教训。严重的震灾告诉我们:城镇建设必须进行......
四川盆地乐山—龙女寺古隆起和天井山古隆起均形成于早古生代,对前者的研究相对较多,而对天井山古隆起的关注还不够。近年,在龙门......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东部龙门山构造带汶川附近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据专家介绍,汶川地震发生的动力来源是印度板块与欧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