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国杰相关论文
随着伦理学事业的长足进步,新中国成长起一批学术成就卓著的马克思主义的伦理学家,其中,罗国杰是他们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可......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是学者的摇篮,从这里走出了无数理论家、哲学教育家等。当代著名伦理学家、我国首位伦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
为适应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努力推进我国伦理学学科发展 ,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 ,上海辞书出版社即将推出由罗国杰任顾问、朱贻庭任主......
罗国杰,男,1928年1月出生在河南省内乡县罗岗村.1946年夏,考入上海同济大学法律系,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并从一个爱国青年成长为共......
在世纪之交 ,2 0 0 0年 10月 2 3日至 2 6日 ,在河北省石家庄隆重举行了中国伦理学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暨建会二十周年纪念大会。来......
罗国杰教授认为:“汉语中,‘伦理’和‘道德’这两个概念,在一定的词源意义上也是相通的,不论在中国还是外国,‘伦理’和‘道德’这两个......
一rn伦理学研究在中国人民大学是从50年代后期开始的.经过多方努力,于1960年3月,中国人民大学组建了伦理学教研室.这是新中国成立......
作为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伦理学家,新中国伦理学事业的奠基人,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开拓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
作为新中国伦理学事业的开拓者之一 ,罗国杰教授在四十多年的学术生涯中 ,关注人的精神世界 ,关注不断发展的社会道德生活 ,发表和......
罗国杰是我国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家,也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学科体系建设的重要奠基人。他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
“为人民服务”思想是罗国杰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特别关注的一个理论问题。通过对“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历史考察,提出了我国道德......
罗国杰先生的伦理学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构成了一种"智库型"的伦理学,是一种资政建言的良知之学。他关于伦理学"正人心"的论断是对中国伦......
根据中央和中宣部、教育部有关精神,今年秋季开学后,全国高校将普遍开始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届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
罗国杰是我国当代杰出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家。关于正确对待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批判继承问题。他曾进行过认真研究。作出了重要的理......
罗国杰教授始终重视对道德原则的研究,坚持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只有一个,即集体主义原则。在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指导下,社......
罗国杰先生的"新德性论"思想展示了新颖、独到的理论特点,其观点在伦理学学科建设、美德内涵和道德理想概念的完善、人的德性的培育......
罗国杰自上个世纪50年代起开始投身于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研究并把建设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并为此付出了毕生的......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与传统道德问题,是伦理学建构发展必须做出回答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亦是罗国杰先生创立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体系的......
职业道德教育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一项基本内容,可以有力提升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水平,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学习罗国杰职业......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旨在调节社会成员的利益分配。在当代西方多元文化理念、市场经济变革等一系列因素的作用下,大学......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新中国已经走过了70年辉煌的青春岁月。同样经历了青春奋斗历程的中国伦理学,与祖国母亲一道,跨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党......
罗国杰教授以中国伦理思想史研究之心得,总结出伦理学的基本问题、结构模式、基本原则,并融通古今中西,建构了伦理学体系并形成自......
在罗国杰先生的思想体系中,德治理论是一个重要问题域。罗国杰先生强调道德在社会治理中是不可或缺的,注重人的道德主体性在社会德......
<正>罗国杰老师是新中国伦理学界泰斗,他的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著作《伦理学》奠定了新中国伦理学基础,此书基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对......
幸福观研究概述贺家红(南京政治学院研究生队210003)生命的终极意义是什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国内外人学研究的兴起,幸福问题再......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是伦理学研究中的基本理论问题。在这一问题上,罗国杰先生作为新中国伦理学事业的奠基者、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正>在近六十年的学术研究生涯中,罗国杰教授作为主要学术带头人为创建新中国伦理学的宏大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提出并发展了马克......
罗国杰是新中国伦理学事业的奠基者,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开拓者,他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德性伦理学体系。在马......
<正>一、回顾中国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伦理道德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是中华文明的核心。改革开放后,伦理学学......
12月18日下午,第三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在中国人民大学颁奖,著名伦理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罗国杰,著名教育学家、北......
2010年10月28日-2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办,国际信息伦理学中心协办的中国信息伦理国际会议在中国人民大......
罗国杰先生提出,正确理解集体的正当性,科学把握集体的真实性,辩证分析个人的地位,合理看待个人应当为集体做出牺牲,是全面正确地......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伦理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这一过程中,著名伦理学家罗国杰在坚持伦理学发展的正确导向、探索伦理学构建的......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什么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人民日报》1994年5月23日罗国杰文)一文中指出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主要有五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始于毛泽东在革命战争年代创建的政治伦理思想与实践活动。新中国成立后,罗国杰是在伦理学专......
罗国杰先生以研究伦理思想史之心得,总结出伦理学的基本问题、结构模式、基本原则,融通古今中西建构了伦理学体系并形成德性论思想,推......
对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我国伦理学界一直存有不同见解.对此,以罗国杰同志为代表的一种见解认为是道德和利益的关系问题,......
<正>在很大程度上,百年中国的伦理学研究同百年中国社会及其道德文化的递嬗流变是一致的。进而言之,近代以降的中国学术与中国社会......
为实现从重道德教育、轻道德修养向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相结合的转变 ,把道德建构从外烁论的误区中摆脱出来 ,必须先确立新的观念并......
问:宋先生,您从事伦理学教学和研究30多年了,治学有成,请您谈谈您的问学之路好吗?答:可以。我是1960年4月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提......
<正> 以文学、美学领域关于主体性的讨论为引因,从1986年起,道德的本质和道德的主体性问题在伦理学界引起了热烈的讨论。目前讨论......
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体系结构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罗国杰在中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经过十几年来的实践和探索,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