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ME-BGC模型相关论文
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生态系统的碳、水循环及其耦合关系是评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的重要因素;秦岭是全球气......
学位
黄土丘陵区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该地区植被的恢复和建设是中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恢复工程。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作为黄土丘......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水资源不足是限制人工林恢复,生长的关键因素。探究人工林水分利用方式、效率以及生长承载力是有效利用水分,恢......
净生态系统CO2交换量(Net Ecosystem Exchange,NEE)是衡量森林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的重要指标。大兴安岭地区兴安落叶松林做为全球气候......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前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森林生态系统在减缓温室效应和维持全球碳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黑龙......
期刊
为定量研究天山北坡牧场放牧干扰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基于Biome-BGC模型及落叶方程模拟放牧干扰前后生物量,采用“生物量—植被覆盖......
建立在植物生理生态机理上的过程模型Biome-BGC能够较好地模拟陆地生态系统的行为和特征,评价并预测气候变化情况下区域以及全球的......
学位
降雨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主要水分来源,降雨量、降雨时长、降雨强度和地表植被状况共同影响降雨入渗过程,进而影响其对土壤水的补充......
全球变暖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并且逐步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中对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群体。但是,不......
青藏高原幅员辽阔、资源丰富,草地面积约占全国的1/3,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显著。为了研究青藏高原草地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
青藏高原以其海拔高、面积大而被称为世界“第三极”,对区域气候和全球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准确估算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被净初级生......
在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青藏高原的高寒植被生态系统及其积雪环境均发生了显著变化。高寒植被作为该地区主要碳库,其动态变化不仅对......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和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植被盖度的提高可以有效减小土壤侵蚀,但不同立地条件,植被恢复的适宜盖度不同......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是驱动生态系统变化的关键过程,与生态系统水、养分循环以及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因此,研究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
碳是最重要的生命元素之一,它在大气和生物间的交换过程构成了生态学上最重要的过程之一——生产力形成过程。碳循环是全球生物地球......
利用Biome-BGC模型模拟了1960—2013年太白山太白红杉林生态系统的净初级生产力(NPP),对其与太白红杉的径向生长关系进行了探讨,并......
期刊
采用BIOME-BGC模型对广东鹤山的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人工林生态系统1985-2100年间的碳格局及其动态变化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马......
利用生态系统模型BIOME—BGG模拟北京东灵山地区辽东栎(Suercus liaotungensis Koidz)林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
准确评估草地生产力、碳源/碳汇功能,分析气候变化对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对于草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至关重要。选取......
期刊
碳源/汇是解释地球大气碳循环过程的重要指标,探究三江源的碳源/汇特征对于理解该地区植被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三......
研究中国北方杨树人工林碳水通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于制定合理的经营管理措施以应对区域的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杨树人......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是驱动生态系统变化的关键过程,与生态系统水、养分循环以及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因此,研究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
建立在植物生理生态机理上的过程模型Biome-BGC,能够较好地模拟陆地生态系统的行为和特征并被广泛采用。现有基于Biome-BGC的研究......
在中国北方地区,杨树因具有生长迅速、生产力和生物量高等特点而在碳汇林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该高耗水性树种在固碳的同时也会......
三峡库区是长江中下游的生态屏障,受三峡大坝工程建设影响,该区域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增加、环境承载力降低、人地矛盾突出。在此背景......
中国草地作为典型的生态系统类型,对维持自然生态系统格局、功能和过程具有特殊的生态意义。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结构和碳储量核算......
以西双版纳橡胶适宜种植区(海拔550-600m)的橡胶林(Hevea brasiliensis)为研究对象,应用参数同化后的Biome-BGC模型模拟了1959-2012年橡......
植被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和净第一性生产力(NPP)作为表征植被活动的关键变量,在全球变化研究及区域生态环境评价中起着很重要的......
模型模拟和站点观测是陆地生态系统水、碳循环研究最主要的两种手段,但各有优势和不足,若二者相互结合,则能更准确地反映生态系统......
夜间最低气温与白天最高气温的非对称性升高现象普遍存在于北半球.应用BIOME-BGC模型模拟了北京东灵山地带性植被蒙古栎林生态系统......
碳是最重要的生命元素之一,它在大气和生物间的交换过程构成了生态学上最重要的过程之一——生产力形成过程。碳循环是全球生物地球......
学位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减缓温室效应、维持全球碳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区域尺度森林生态系统的碳通量评价,是全球碳循环以及......
气候变化和CO_2浓度升高改变植物生长条件,影响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和水分循环过程,对植被总初级生产力、净初级生产力、净生态系统生......
学位
探讨森林生态系统固碳与水分利用之间的平衡对于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和水资源保护尤为重要。本论文主要以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区森林植被......
草地占世界陆地面积的20%,主要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其碳循环过程主要受降水的限制,并且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学位
根据全球碳计划2015年(Global Carbon Project,2015)公布的二氧化碳(CO2)释放与吸收之间的定量关系,得出碳在大气-陆地-海洋之间的储量......
为进一步明晰南方不同类型草地的碳源汇关系,预测未来气候情景下可能的碳循环特征,利用本地参数化的BIOME-BGC模型对2001~2010年低......
气候变化对人类赖以生存的陆地生态系统尤其是森林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本论文选择新疆天山东部的伊吾、中部的天池和小渠子、西部的......
[目的]通过模型模拟分析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森林生产力时空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子。[方法]利用优化率定后的生理生态过程模型Biome-......
采用BIOME-BGC模型,模拟了气候变化情景下(A1B,A2,B2)三江平原富锦地区小叶章(Calamagrostis angustifolia)湿地的净初级生产力(NPP)变化......
以天山北坡森林生态系统为对象,对Biome-BGC模型的生理生态参数进行了校正,模拟了1959—2009年气候变化及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研究......
青藏高原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草地是该地区分布最广的植被,研究草地生态系统碳动态及其变化趋势对研究碳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
三峡库区草地群落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的核算对于碳源/汇功能评价和生态屏障功能诊断具有重要理论意义。本文选取三峡库区的三种典......
期刊
为了解秦岭北坡太白红杉(Larix chinensis)的碳源/汇动态,运用BIOME-BGC模型模拟了1959-2016年太白红杉生产力、碳储量和碳利用效......
期刊
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但其碳循环过程如何响应气候变化尚不明确。基于Biome-BGC模型和1958—2017年的气象观测资料......
期刊
生态过程模型是当前研究陆地生态系统水循环、碳循环有力的工具,但此类模型参数众多,参数的合理取值对模型模拟结果有重要影响.以......
期刊
为了分析气候变化和大气CO2浓度增加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影响,运用本地参数化后的BIOME-BGC模型进行模拟,并以实......
对2002—2006年MODIS数据进行处理,统计得出5a间全国年均陆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为1.5PgC;5a全国NPP组成分析显示,NPP绝大部分集中在0......
期刊
人类活动排放的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增加导致全球变暖,全球公认,事实确凿,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减缓气候变暖的关键途径。海洋是公认......
精确估算水碳通量对陆地水碳循环研究意义重大,但同时极具挑战性。目前的估算精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传统的模型模拟和站点观测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