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I模型相关论文
极区是地球地理极点和地磁极点的所在地,磁力线在该区域穿入地面或开放向外延伸与行星际磁场相连,使极区电离层与磁层、太阳风、行......
甚低频(Very Low Frequency,VLF)电波因具有损耗小、幅度和相位稳定、渗透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超远程导航、授时及通信等领域。......
高精度的电离层模型对于提高导航卫星系统的定位精度具有重要意义。低轨卫星的快速发展为建立高精度的电离层模型提供了新的契机。......
我国南极中山站和北极Longyearbean的Svalbard站构成地磁共轭,利用国际极地年(IPY,2007-2008)期间数据共享的便利条件,通过对比分......
提出了一种基于IRI模型背景,模糊理论、约束外推、ARTIST算法相结合的垂测电离图自动判读算法。该算法可以实时、自动给出电离层分......
利用广州站(23.2°N,113.3°E)GPS双频接收机监测的电离层TEC数据和IRI-2007模型不同电离层输入参数计算得到的TEC预测值,对比分......
本文介绍如何利用GRACE两颗卫星之间K波段载波相位测量和轨道数据,得到星间电子密度,并借助CHAMP卫星的朗缪探针数据,消除所固有的......
电离层是构成地球大气的重要一环,其分布与变化具有无序、复杂的特性。电离层的剧烈扰动将给卫星导航定位、电波通信、高精密电子......
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实测电离层穿刺点(IPP)数据,结合国际参考电离层(IRI)经验模型历史数据,提出一种对......
采用递归神经网络对空基COSMIC和地基垂测站数据建立了全球电离层峰值电子密度模型,模型均方根误差达到1.3×10~5 el/cm~3。在春夏......
甚低频(VLF,Very Low Frequency)无线电波频率范围在3kHz~30kHz,此频段因具有波长长、损耗小、幅度和相位稳定、渗透性强等特点而被......
电离层介质的色散性是影响电磁波信号进行卫星导航定位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配合北斗二代分系统研制任务,提出了一种新的电离层折射......
NeQuick2电离层改正模型是在NeQuick1模型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利用GPS实测观测值在不同卫星截止高度角情况下获得的斜路径总电子含......
电离层延迟是影响GPS绝对定位的最主要因素,由于电离层本身的不稳定,加上目前对其物理特性的了解还有一定的模糊性,还只能采用精度有......
为了研究桂林(地理坐标25.29°N,110.33°E,地磁坐标15.04°N,181.98°E)电离层的垂直总电子含量(VTEC)变化特征,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