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科书训练系统编制与教学实施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y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阶段教科书的编制和建设彰显着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语文教科书的建设与改革是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作为语文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训练系统自进入语文教科书编制以来,就一直作为必要的结构要素保持其在语文教科书中的一席之地。从历史发展的轨迹追踪,其发展演变的背后,是人们对语文课程性质的争论,继而对语言训练产生的认识分歧。每个时期语文教科书训练系统的编制都以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为基准,既体现了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也彰显了编者的语言训练观,所以,语文教科书的训练系统具有其独特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以下简称“部编本”)作为2016年新发行并投入使用的新教材,其训练系统的编制必然有其独一的特点和值得借鉴之处。我们不仅要关切如何灵活有效地使用这套部编教科书,更要树立长远的目光,把这套部编教科书置于更宽的视野中进行分析、审视,以启发、促进语文教科书更加完善的建设。基于此,本文立足于文献查阅及分析的基础上,旨在明晰语文教科书训练系统的价值问题,从课程编制、语文学科教育和语文能力培养三个层面确立语文教科书训练系统编制与教学实施的理论依据,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作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结合理论依据和实证分析结果提出建议,以期促进语文教科书训练系统的良性发展,同时,也期望研究为使用“部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的一线教师们提供一些帮助或启示。本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本部分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选题缘由、文献综述、明确研究范围及对象、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思路及方法、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第二部分:语文教科书训练系统的价值澄清。本部分主要通过对语文教科书训练系统发展历程的梳理,找出训练系统发展的逻辑基础,为澄清训练系统的价值奠定历史和逻辑基础,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定位训练系统的价值追求。第三部分:初中语文教科书训练系统编制与教学实施的理论依据。本部分主要确立训练系统编制与教学实施的理论依据,分别阐述泰勒的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语文教育的基本理念和语文能力结构论对训练系统编制及教学实施的要求及启示,同时为“部编本”训练系统分析与评价确立应然的价值追求和理论指导。第四部分:初中语文教科书训练系统编制的分析与反思——以“部编本”为例。本部分主要对“部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训练系统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分析。首先从整体上把握了该套教材的编写理念及总体特色,为进一步对训练系统的实然特征进行分析提供理论背景和依据,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明确训练系统的结构体系,进而根据训练系统自身的编制体例将其划分为三个子系统:课后练习系统、专题训练系统和课外导读系统,分别对三个子系统从训练内容和训练方式两个层面进行具体的分析,再从编排体例和训练内容方面对“人教课标版”和“部编本”的训练系统进行横向比较和评析。最后,在此基础上总结出“部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训练系统的特点,对其做出反思与评价,并结合理论依据和实证分析提出编制建议。第五部分:初中语文教科书训练系统的教学实施建议。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提出对训练系统进行教学实施的两条基本原则:“训”“练”相宜和发展实践性;结合“部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训练系统本身的编制特点,针对其三个子系统分别提出具体的教学实施建议。第六部分:结语。本部分主要对本文的以上研究做出总结并反思,同时也对初中语文教科书训练系统的编制及教学实施提出一些建议。本研究的创新表现在:第一,突破了以往对语文教科书训练系统单纯的内容分析和评价,以语文课程性质和语言训练观为剖析视角,对训练系统的价值问题、理论问题和操作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第二,结合了当下“部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的发行和使用,对其进行全面分析,有利于一线教师对教科书的教学实施,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移民安置规划是水库淹没处理的核心,由于种种原因,隔河岩水库移民安置规划滞后于一期移民。给初期的移民安置工作带来了一定的盲目性。后补作的移民安置规划是在查清淹没处理对
本论文以文献、壁画、画像、影像为研究资料,以中国剑舞及其文化为研究对象,对剑舞产生的历史根源和政治、文化背景进行整理和追溯;以剑舞在发展变化中所体现出的文化为研究基
由于商业的介入与应用的推动,互联网获得了迅猛的发展。现在的网络已经无处不在,人类对互联网产生了严重的依赖,网络中的内容变得越来越丰富,网络信息的价值也越来越大。网络
新课程改革的到来,对学生和教师都提出了新要求。而短时间内要求教师在角色和心理上的转变,势必会引起教师心理不适合压力大的问题。现如今,对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书籍狠多,而
<正>目前,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在高考录取的时候不属于艺术招生那样考艺术科目,大多数学生入学前主要重视文化课的学习,特别是来自乡村的学生,由于条件限制,很少经过专业的音乐
<正>在笔者读高中的时候,老师讲到《林黛玉进贾府》中关于贾母的形象,总会有一个统一的评价——疼爱孙辈,懂得享受,爱慕虚荣的封建老太太形象。特别是对于节选的其中一段,一
<正>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①,将归于临皋②。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③。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
本文以收录于汪维辉点校的《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丛刊》中的《朴通事谚解》为研究对象,从对外汉语口语教材的角度探究了其特点。我们拟从话题分析、语体特点、教材编写等几方
伴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机构投资者在监管层的大力扶植下,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获得了跨越式、超常规的发展。根据Wind对2010年上市公司发布的中报统计数据显示,机构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