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力量训练对长跑运动员骨骼肌肉机能、跑步经济性和5千米跑步成绩的影响研究

来源 :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jin00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长跑项目的比赛时间从15分持续至数小时不等,它需要参赛者具备极强的有氧能力,在长时间内保持特定速度完成比赛;在此过程中,具备较高的最大摄氧量(Maximal oxygen uptake,VO2max)水平是保证出色耐力表现的前提条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家普遍认为通过各种中、长距离及组合形式的跑的练习是提高运动员最大有氧能力和长跑运动成绩的最佳方式。但随着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运动员机能水平趋近极限,单纯通过跑的训练难以再使长跑成绩有所突破。近10几年来,在维持最大有氧能力的前提下通过力量训练增强训练者骨骼肌肉功能,改善跑步经济性(Running economy)和最大跑步速度是当下提升长跑运动表现的新趋势。在训练实践中,教练员设计力量训练方案时,通常选择外部负荷强度相对较低,重复次数较多的"力量-耐力训练"方式;但这种训练方式因为外部负荷较轻,完成动作速度较慢,在提升最大力量和爆发力等方面存在局限性,难以对优秀运动员骨骼肌肉功能产生足够刺激,引起积极适应性变化。复合式训练(Complex training)是指在同一力量训练课中交替进行最大力量和超等长训练的方法,它可以引发后激活增强效应(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on,PAP),增强机体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输出功率,从而更好提高训练者力量和爆发力水平。已有研究表明,长跑选手可以通过单一的最大力量或超等长训练改善骨骼肌肉功能,提升跑步经济性和最大冲刺速度。但目前为止,尚未有针对长跑选手采用最大力量加超等长训练的复合式训练促进耐力运动水平的报道,也未有研究将复合式训练、最大力量和力量-耐力训练提升长跑运动表现的效果进行比较。基于此,本研究目的在于:(1)探究复合式训练对于专业长跑运动员骨骼肌肉机能、跑步经济性、有氧能力、跑步生物力学特征和专项成绩的影响。(2)对比复合式训练、最大力量和力量-耐力训练在改善上述指标中的效果差异。研究方法:28名男子专业长跑运动员进行身体成分(体重、体脂、去脂体重等),骨骼肌肉机能(1RM力量、CMJ、DJ),跑步生物力学特征(下肢刚度、触地时间、触地地反力、下肢三关节矢状面角度变化和重心垂直振幅)、12-16km·h-1速度RE、血乳酸浓度、最大摄氧量、50米冲刺和5千米专项测试。依据年龄和前测结果将受试者分为:复合力量组(CT,N=10),进行80-85%1RM力量训练和超等长训练;最大力量组(HRT,N=9),进行80-85%1RM力量训练;对照组(CON,N=9),进行40%1RM力量-耐力训练。三组受试者共进行8周,每周3次的力量训练。此外,训练干预期间受试者进行相同的耐力训练,包括70-75%最大心率(Maximum heart rate,HRmax)的长距离路跑和90-95%HRmax的间歇跑。干预结束后,所有受试者进行后测。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比三种不同力量训练方案对测试指标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在训练干预后三组受试者身体成分和VO2max水平均未出现显著变化。在骨骼肌肉功能上,CT和HRT组1RM最大力量,CMJ高度、CMJ峰值功率和力发展速率得到显著提高(P<0.05)。但在反应力量指标中,只有CT组的DJ高度和反应力量指数(RSI)显著提高(P<0.05)。在跑步生物力学测试指标中,CT和HRT组在14km·h-1速度下下肢刚度,14和16km·h-1速度下垂直地面反作用力都表现出显著提高(P<0.05)。在高速度跑步生物力学特征中,CT组受试者表现出更显著的变化,他们的16km·h-1下肢刚度在训练干预后出现显著提高,并且在该速度下触地时间明显降低;同时14和16km·h-1速度下支撑阶段膝关节角度和身体质心垂直振幅都出现显著下降(P<0.05)。CON组在骨骼肌肉功能和跑步生物力学特征指标上均没有显著变化。在跑步经济性指标中,三组受试者的12km·h-1速度RE在训练干预后都出现显著改善(P<0.05);CT和HRT组14km·h-1 RE也得到显著提升(P<0.01)。在更高跑速下,只有CT组16km·h-1跑步经济性显著提升,并且该速度下血乳酸浓度明显降低(P<0.001)。在专项成绩表现中,CT和HRT组干预后5千米专项成绩和50米冲刺能力都得到显著提升(P<0.001),而CON组没有显著变化。研究结论:1.8周专项耐力辅以复合式训练或最大力量训练可以有效提高青年男子长跑运动员1RM最大力量,CMJ跳跃高度,峰值功率和力量发展速率等骨骼肌肉功能;同时,还可以提高其12与14km·h-1跑速下跑步经济性,50米冲刺能力和5千米专项成绩。2.相比最大力量和力量-耐力训练方法,复合式训练在改善运动员爆发力和反应力量上有更好的效果,这可以在减少运动员身体重心垂直振幅的同时提高他们跑步过程中的蹬地效率和落地缓冲能力,从而降低运动员在16km·h-1速度奔跑过程中的氧气消耗和血乳酸浓度。因此,复合式训练在提升长跑运动表现的效果上优于最大力量和力量-耐力训练。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 探讨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误诊为乳腺结核的原因,并总结防范误诊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误诊为乳腺结核的GLM 3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33例均为单侧乳腺发病,其中29例(87.9%)表现为乳腺肿块,18例(54.5%)出现疼痛,11例(33.3%)出现皮肤红肿,4例(12.1%)出现皮肤破溃流脓。33例行乳腺肿块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误诊为乳腺结核
近年来,随着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科技创新型企业得到了良好的成长与发展。创新型企业研发投资大,优势地位不易保持,在发展中抗风险能力比一般企业更为脆弱。在高风险、高收益并存的环境下,如何有效识别并控制财务风险,对于创新型企业来说至关重要。本研究试图通过对科技创新型企业财务风险问题的探讨为科技创新型企业梳理并提示风险,促使其规避风险,健康发展。
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原隶属于住建部的城乡规划管理职能调整到自然资源部,原城乡规划也相应改为国土空间规划。城乡规划学原来的研究生培养体系难以满足新时代的要求,迫切需要构建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国家对城乡规划改革的背景下,结合当前城乡规划学研究生培养体系现状及特点,该文总结当前教学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城乡规划学研究生培养体系改革的思路。通过对比国内外城乡规划研
城市是人口、工业、建筑、交通的集中地,城市空间的结构、形态对碳排放有重大而直接的影响,是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载体。文章基于“碳中和”核算分析的现状和趋势,构建面向城市空间布局分析视角下的“碳中和”决策支持平台,通过平台实现大范围、多尺度、多时相的城市建筑、交通、市政以及绿地空间的“碳中和”核算分析,为掌握“碳中和”时空分布和城市规划方案的设计调整提供决策支持,引领城市绿色低碳发展。
国内美容行业从90年代开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观念意识的改变发展至今,行业规模不断扩大。M公司作为国内美容行业的领军企业,自1993年成立以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在国内一、二线城市开拓市场,至今门店遍布全国,逐渐发展成为产品种类齐全,服务专业,品牌高端,深受消费者喜欢的美容连锁品牌。本次研究以4P理论为基础,基于数据分析发现M公司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从海量交易和客户数据中挖掘价值信息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