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花猕猴桃发育过程中有机酸组分及代谢酶活性变化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ming88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花猕猴桃(A.eriantha)属于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猕猴桃属(Actinidia)的多年生的藤本植物,是中国特有的猕猴桃种质资源。有机酸组分与含量的差异导致不同类型果实拥有独具特色的风味,是决定果实酸度及风味的重要组成因子,同时对保持果实品质和确定营养价值起着重要作用。果实中有机酸组分很多,但大多数果实以1种或2种有机酸为主,按照成熟果实中积累的主要有机酸大体可将猕猴桃分为苹果酸优势型、柠檬酸优势型和酒石酸优势型3种。本研究旨在探讨毛花猕猴桃果实发育期间果肉中有机酸组分及含量特点,揭示其发育期间有机酸含量的变化规律,以及有机酸含量的变化与有机酸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关系。以江西省奉新县猕猴桃研究所种质资源圃毛花猕猴桃‘赣猕6号’与‘MM24’为试验材料,于2017年5月31日(盛花后20 d)开始采样,每15 d采集果样1次,共11次,每次采集果实15~20个。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果实发育过程中有机酸组分及含量,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相关代谢酶的活性。研究结果显示,毛花猕猴桃果实的有机酸含量整体呈先增后减少的趋势,在生长发育前期(花后110d前)不断积累,后期(花后110d后)逐渐降低。主要组分为奎宁酸、柠檬酸、苹果酸和抗坏血酸,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5.29~14.11、0.18~6.78、0.75~5.11、2.61~8.77 mg·g-1 FW,占总酸含量的83.01%~92.67%;草酸、乳酸、琥珀酸、酒石酸和富马酸含量少或极少,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0.17~0.82、1.13~3.29、0.11~0.50、0~0.31、0~0.04 mg·g-1 FW。幼果中,奎宁酸含量较多,柠檬酸与苹果酸含量较少;随着果实发育,奎宁酸不断下降,而柠檬酸与苹果酸含量上升。有机酸组分与总酸含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赣猕6号’果实中,奎尼酸含量与总酸含量呈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91,与其他有机酸的相关性不明显;‘MM24’果实中,奎尼酸、抗坏血酸与总酸含量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0和0.67。发育期间,果实苹果酸酶、线粒体ACO酶活性与柠檬酸、奎宁酸、抗坏血酸含量均存在极显著相关。在供试的两个品种(系)果实中,NAD-MDH活性变化与抗坏血酸含量变化呈负相关、CS活性变化与柠檬酸含量变化呈显著正相关。各主要酸组分与细胞质ACO活性的相关关系不明显。
其他文献
核心提示:$$ 近年来,经商之后回归文学的作家陈河成为文学界的“黑马”,表现出旺盛的创作势头,屡屡在《收获》《当代》《人民文学》等著名刊物发表小说多部,其作品深受李敬泽
报纸
本文运用David的九要素标准和Bart的利益相关者标准,通过文本分析法,对41家中国企业和43家外国企业的使命陈述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1)中国企业使命陈述的水平和规范化程度
农地金融是土地经营者(在土地上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包括农场主、佃农等)以农地产权向金融机构融资的行为.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互联网的普遍性和移动性是“互联网+”时代的重要特征。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在改变人们获取信息方式和手段的同时,也改变了其相应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多元互动”这一新型
前章教学目的是要说明“物质由分子构成”,再用分子学说解释物理现象——物理变化及物理性质;本章的教学目的是要进一步说明“分子由原子构成”,再用原子学说解释化学现象—
2019年4月26日至5月5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所和恒源祥集团共同牵头的“人性与习惯”课题组到达美国,组织了一场“重走费孝通海外之路”的美国考察,该课题组的组长由恒
报纸
一、学术经历马世年(以下简称“马”):徐先生,您好!近一个时期以来,我受《甘肃社会科学》前主编董汉河先生的委托,对当前的一些学术名家作学术专访,以揭示他们卓越的学术成就以及沉
本文针对学校特色文化建设,阐释了学校足球特色文化建设的途径与方法,论述了足球运动在学校开展的重要性。通过建设校园足球特色文化,开发校园足球特色课程,铸就学校足球特色
21世纪的中国期刊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要生存,要发展,其现实抉择就是要建构期刊社的品牌特色,走办出特色、树立品牌、办出风格的发展之路.
特色栏目是期刊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是期刊办刊理念的总结提升。本文以《科技与出版》的《资格考试服务》栏目策划为例,分析总结其品牌栏目的构建和优化思路:在办刊宗旨引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