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眶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z06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目的探讨原发性眼眶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分析本院收治的两例原发性眼眶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结合文献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特征。结果①发病年龄多数大于45岁;②首发症状主要是眼眶前部无痛性肿块或突眼;③病变活动度较好,质地中等,有一定弹性,肿瘤呈实性,一般无出血、糜烂,且病程进展缓慢;④B超表现肿块呈不均匀低回声,彩色B超表现为肿块内有较丰富的血流;⑤CT表现为中等密度升高,强化不明显,一般无骨质破坏,MRI表现T2WI呈高信号,无论CT还是MRI表现均难以与炎性假瘤相鉴别,但如发现双侧病变则提示恶性淋巴瘤可能性大。结论原发性眼眶恶性淋巴瘤依靠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基本可作出临床诊断,B超尤其彩色B超表现具有相对特异性,借此可与炎性假瘤鉴别。
其他文献
<正>人们总说"是药三分毒"。相较于西药,中药的药材来源于动植物和矿物,而部分动植物和部分矿物质具有毒性,由于中医中药在疾病的治疗理念方面与西医不同,我国中医自古"善于
针对风电场并网轻型高压直流(VSC-HVDC)输电系统,采用端口受控耗散哈密顿系统(PCHD)模型,设计了一种基于互联与阻尼配置的无源控制方法。该方法将轻型高压直流输电的换流站模
<正>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是指将内镜与超声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检查手段,通过内镜将超声探头引入体内进行超声扫描,可避免腹壁及消化道气体的影响,从而获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对急诊科创建优质护理服务中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以2010年1月~2010年12月急诊3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0年1月~2010年6月1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
合成的棉属异源四倍体(亚洲棉×司笃克氏棉)新种质植株形态特性一致,主要农艺性状稳定,结铃正常。单铃重0.56~0.65g,衣分20.8%~21.6%,2.5%纤维跨距长度23mm左右,比强34.0~34.9g/tex,麦克隆值4.8~4.9。各世代每天经10h短日照处理后比自然光照
本文针对室内低压电力线信道传输、噪声、阻抗三个特性,设计了三个测量系统:第一个是采用网络分析仪测量散射参数的方法测量信道传输特性,第二个是利用数字存储示波器捕获时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学者进行上市公司年报研究的数据主要来自于国泰安数据服务中心提供的经过整理的信息,或者手工收集一些尚未被整合的信息。不难发现目前被大量研究的数据集
三维Kirchhoff叠前深度偏移(KPSDM)面对数据量的不断增长以及可编程图形处理器(GPU)的引入,传统的并行策略已经不再适合当前的超大规模异构集群的体系架构。本文提出了一种新
ALS(最小二乘法)协同过滤推荐算法是通过矩阵分解进行推荐,它通过综合大量的用户评分数据进行计算,并存储计算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特征矩阵.Hadoop的HA(高可用性)用来解决HDFS分布式
膀胱癌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泌尿系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肿瘤,排在恶性肿瘤的第11位,发病率男性患者排在第7位,在女性患者中排在第10位。在我国,男性膀胱癌发病率在全身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