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F分子磁光囚禁的研究进展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na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冷和超冷原子研究在过去三十年内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非常成熟的领域,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冷分子,因为其具有丰富的内态自由度,较大的电偶极矩,以及独特的化学特性,为精密测量,量子信息科学,凝聚态物理,以及可控化学提供了新的可能。冷分子物理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的用电场操控的斯塔克减速器,用磁场操控的塞曼减速器到激光冷却技术。:直接激光冷却,作为·一种相对较新的获得超冷分子的方法,确实进展非常迅速。这篇博士论文主要聚焦于氟化镁分子激光冷却与磁光囚禁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在制备出氟化镁自由基之后,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是优化分子束信号,测量缓冲气体冷却后的分子特性。同时,还需要获得精确的激光冷却循环跃迁的频率,以及实验上验证并构造准封闭的循环。最后,本文还研究了氟化镁分子磁光阱的可行性以及相关偏振和失谐的选择。首先,本文介绍了激光冷却原子的物理机制,包括多普勒和亚多普勒冷却。基于氟化镁的振动能级跃迁的高度对角化Franck-Condon.因子,以及转动态选择定则,宇称选择定则,我们提出了构建其准封闭循环的方案。其次,本文简单描述了低温实验装置的结构,以及利用镁和六氟化硫化学反应制备氟化镁的方法。实验上测试并分析了影响分子束源信号的参数,同时,比较了两种不同结构的低温腔制备氟化镁自由基的效率,并利用矩形的低温腔,测量了氟化镁和氦气之间的碰撞截面。基于优化好的信号,利用腔内吸收的方法测量了高分辨的X22+到A2rΠ1/2电子跃迁的P,Q,和R支跃迁谱线。实验上第一次验证了氟化镁的A2n电子态是一个正态,而不是倒态。并且标定了和MgF分子激光冷却相关的跃迁频率X2e+O=0,1,N=1)—A2rΠ1/2(y=0,r =1/2),以及测量了 X2e+(v=0,1,N= 1)态的超精细结构。通过拟合测量出的谱线,给出了一组新的氟化镁光谱常数。第四章主要介绍了激光诱导荧光探测过程中,利用防反射涂层有效减少散射光的方法。实验中,利用特殊的太阳能热吸收纳米材料对真空腔的内表面进行发黑处理。测量发现,从近红外到紫外,97.5%以上的杂散光可以被有效吸收掉。经过发黑处理的真空腔的荧光信号的信噪比相对于不做任何处理的真空腔提高了4倍。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分别验证了加边带,加磁场,以及X22+(v=1,N=1)4 A2Π1/2(v=0,J’=1/2)光对荧光信号的影响。利用之前测量的两束频率激光,本文还验证了分子布居在振动态v=0和v= 1内的循环。最后,本文介绍了利用三维速率方程理论模拟氟化镁分子磁光囚禁力方法。其中,考虑了复杂的振动,转动以及超精细结构和磁量子数。并研究了对于激发态g因子(-0.0002)较小,且衰减速率(2 π× 22 MHz)较大的氟化镁分子磁光囚禁的可行性。分别优化了三频率模型,四频率模型以及多频率模型下的偏振和失谐的选择。通过将双频机制作用于不止一个超精细能级,本文给出了一种最佳的(3+1)频率模型来实现氟化镁的磁光阱。
其他文献
肛周脓肿和痔疮是病因截然不同的两种疾病,肛周脓肿为感染性疾病,痔疮为解剖结构异常性疾病。肛周脓肿发病与否及发病轻重程度与痔疮均不相关,所以屁股疼不一定是痔疮。
本文研究了关于图的围长、周长、哈密尔顿圈的个数、边数和顶点类型的几个问题.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证明了:(1)半径为r,直径为d的图的最大围长是2r|1;(2)每个以r为半径、d为直径的图都有一个块,这个块的直径至少是2r-d.结果(1)回答了 Ostrand在1973年提出的一个问题并且使得如下经典定理变得显然:Moore图是自中心的.结果(2)可以直接推出Hrnciar对于Ostran
关于组合数求和的同余式问题近年来被广泛关注.N.J.Calkin,L.Van Hamme,F.Rodriguez-Villegas,W.Zudilin,L.Long,孙智伟,孙智宏,曾江和郭军伟给出了一系列有关二项式系数求和的同余式,并提出许多有趣的猜想.另一方面,R.Tauraso,A.Straub,潘颢,郭军伟给出了 q-同余式的一些结果.研究组合同余式的q-模拟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课题.我们
图谱理论是图论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它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极重要的应用.谱极值问题是近年来图谱理论研究的热点,其核心内容是研究图的特征值的极值以及对应的极图.本文主要围绕图的谱极值问题进行了研究.基于图的拉普拉斯矩阵、距离拉普拉斯矩阵和Aα-矩阵,讨论了相关特征值的极值问题,主要内容如下:·考虑了图的代数连通度.对Fiedler向量在特殊的图结构中的分量性质进行了研究.
如何对安全关键混成系统进行形式化建模及验证方法是一项重要的科学问题。在现有的工程实践中,作为验证对象的安全属性缺乏规范化的获取方式;工业应用广泛的形式化建模语言LUSTRE不支持对物理世界连续行为的建模;系统的高复杂度带来的状态空间爆炸问题使得验证无法完成。这些难点的存在阻碍着安全关键混成系统的安全性的进一步提高,已经成为了安全关键软件行业不可回避的挑战。本文以构建安全关键混成系统建模与验证方法为
冷分子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基本物理常数的精密测量,高分辨率光谱以及冷碰撞等广阔领域的飞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冷分子的众多应用领域中,电子电偶极矩(eEDM)的精密测量作为揭示宇宙中物质-反物质不平衡性,电荷共轭-宇称反演对称性破缺等科学谜团的重要实验之一,目前已经成为探索超越粒子物理标准模型新物理的重要平台。尤其是在探寻新的作用力,新的作用粒子方面,相对于大型强子对撞机等大型科学装置,eEDM精密测
自由能是药物设计、材料设计以及生物化学过程等多个领域的研究中最核心的物理量之一。精准的自由能计算依赖于准确的哈密顿描述。量子力学可以准确的描述体系的势能面。但是在量子力学势能面下进行动力学采样十分得昂贵,目前的计算水平很难实现。而采用参考势能面的方法(reference-potential),可以避免在昂贵的目标势能面下采样,只需在始末态进行参考势能面到目标势能面的自由能差计算,就可以得到目标哈密
扁萼苔属作为叶苔纲中最大的属之一,全世界约250种,划归为7个亚属,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是扁萼苔属的重要分布区,在分类学上存在属下等级划分不清,部分复合群种间关系混乱,缺乏有效的关键分类性状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针对中国扁萼苔属开展相关的深入研究。本研究采用了形态学与分子系统学相结合的方法。形态学研究通过野外采集和借阅国内外标本馆标本共获得形态观察标本约2000余份,包括扁萼苔属部分种
随着超快激光和粒子探测技术的迅猛发展,原子分子层面上微观动力学过程的测量和调控逐渐成为可能。超快激光场作用下分子的动力学行为,诸如电离和解离等物理过程都依赖于分子轴的空间排列和取向。通常分子轴由于分子的热运动随机分布,而光场与分子的相互作用发生在分子坐标系,分子轴的随机分布会给探测结果引入平均效应。利用超快激光脉冲将分子在空间中排列甚至取向起来,使它们的分子轴朝向一致,可以有效避免由分子轴随机分布
同步现象指的是在相互作用的单元构成的系统之中形成步调一致的运动,这种现象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广泛存在。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人们基于Kuramoto模型对同步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发现大多数情况下,系统从非协同态到协同态的相变都是连续的二级相变。2011年人们发现在一定的条件下,Kuramoto模型可以产生不连续的一级相变,即爆炸式同步。这一发现迅速成为了前沿研究的热点,吸引了众多的关注。2016年,华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