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微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定位,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新一届政府上台以后,出台了多项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的指导意见,引导商业银行通过增加信贷投放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并未真正意义上建立健全适应小微企业发展的制度体系和信贷文化,小微企业贷款的高风险性与银行追求信贷资金安全性、小微企业贷款对银行业绩的低贡献率与银行追求高回报率之间的矛盾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商业银行如何在政策导向和自身经营、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之间科学平衡,如何能够既做到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又控制自身信贷风险、降低管理成本,具有较强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文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例,系统分析了农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基本管理制度、特色产品和主要风险管理措施,同时通过对比小微企业自身经营特点、融资特点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主要风险点,评析中国农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的特点和局限,最后结合大数据分析技术、供应链金融业务及相关应用案例,对农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管理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本文总结认为,中国农业银行提高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管理水平的重点在于提高企业信息的可信度、降低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同时降低信息获取成本,提高信息获取的自动化水平,为专业化、集中化审批创造条件。为实现上述目标,较为可行的选择是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和发展供应链融资业务:利用供应链核心企业对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把握,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和可信度,为客户批量营销创造条件;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将更多的社会数据纳入客户评价体系,通过不同数据的交叉检验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同时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业务运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