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miR-34a和miR-34b/c基因CpG岛甲基化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与癌旁正常肾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结合肾癌的TNM分期分析其表达水平间的差异及其意义,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及作用机制做准备。方法:提取30例行手术治疗的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肾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距离肿瘤边缘>5cm)中的DNAs,按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分为A,B两组各15例,A组为无淋巴结转移,B组为有淋巴结转移。两组组织经甲基化处理后,用PCR的方法检测]miR-34a和miR-34b/c基因CpG岛甲基化水平在两组肾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合肾癌的TNM分期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其表达水平间的差异及其意义。结果:电泳结果显示,miRNA-34a和miR-34b/c基因成单一条带,其所处的位置及其在正常组织和癌组织中的甲基化情况符合前期的预计。miR-34a和miR-34b/c基因CpG岛甲基化水平如下:A组肾癌组织中miR-34a4/15(26.7%), miR-34b/c15/15(100%),癌旁正常组织均为0;B组肾癌组织中miR-34a13/15(86.7%), miR-34b/c15/15(100%),癌旁正常组织均为0。miR-34a和miR-34b/c基因CpG岛甲基化水平在肾癌组织中明显增高;miR-34a基因CpG岛甲基化水平,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肾癌组织中13/15(86.7%)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肾癌组织4/15(26.7%)(P<0.05)。结论:miR-34a和miR-34b/c基因CpG岛甲基化水平在肾癌组织中明显增高,提示其与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与进展有关,尤其是miR-34a基因CpG岛甲基化水平与肾透明细胞癌的转移可能存在密切联系,有望成为指导肾透明细胞癌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的新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