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恶势力犯罪组织的司法认定研究 ——以D市两起涉黑涉恶案件为例

来源 :东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zhang18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扫黑除恶斗争开展以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陆续联合发布了一系列指导意见,为黑恶势力犯罪案件的司法认定指明了新方向,实务中涉黑涉恶刑事案件数量激增,对案件办理质量提出了新的挑战。为贯彻落实“实事求是,有黑扫黑、无黑除恶、无恶治乱”,确保专项斗争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对黑恶势力犯罪组织作出客观、准确的司法认定尤为重要。专项斗争也引起了国内学界对黑恶势力犯罪组织司法认定的关注,诸多学者贡献了自己的理论研究成果,其中以陈兴良教授、周光权教授、刘仁文教授等为代表,均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了相关文章,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关于司法认定的观点。域外研究并没有“黑恶势力犯罪”的概念,比较相近的是“有组织犯罪”这一基础概念。相比之下国际上对于有组织犯罪定义更侧重于实施共同犯罪行为本身,较少体现出政治性和反社会性,而黑恶势力犯罪则额外表现出对一定区域的非法控制或影响,具有一定中国特色,故域外关于有组织犯罪理论的研究仅具有部分参考价值。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进行研究,一方面整合当前学界提出的前沿观点,汲取各家学说所长,对国内研究现状综合分析,借鉴前辈的观点说理;另一方面从两起实际发生在D市的黑恶势力犯罪案例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当下的司法认定的现状、揭示疑难问题,并尝试提供解决思路。第一起案例是丁某利等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该组织盘踞在D市北部某镇近三十年,属于典型的利用宗族势力横行乡里、残害百姓的“村霸式”黑社会性质组织;第二起案例是丁某臣为首的恶势力犯罪集团案,该组织根植于D市某高校内,系欺行霸市、强买强卖、垄断校内商业活动的“行霸”恶势力。对“涉黑涉恶”犯罪组织的司法认定围绕四个特征进行,提出、解决问题也从四个特征的角度出发。组织特征方面,案例中的司法认定过程缺少对组织成立时间起点的明确表述,可能导致组织存续时间的错误提前,造成首要分子承担刑事责任范围扩大或组织参加者的错误认定,不利于保障被告人权利;认定组织成员的标准不清晰,有不合理拔高或降低标准的情形,例如D市司法机关将至少构成一起个案犯罪,作为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参加者的必要条件,致使实践中尚没有对被告人单独判处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情况。经济特征方面,“有组织地获取经济利益”认定不清,犯罪组织获得经济利益的手段认定常常被忽略;认定“支持组织活动”存在形式化、简单化的问题,普通的集体消费行为与支持组织活动的行为难以准确剥离。行为特征方面,“有组织违法犯罪行为”的范围圈定不准确,通常组织成员结伙实施的犯罪皆被视为组织犯罪;“软暴力”手段在行为特征中的定位不明确,认定采用“软暴力”手段实施违法犯罪的恶势力困难。危害性特征方面,“非法控制”与“重大影响”的内涵有争议,定性存在困难;危害性的认定有机械化倾向。本文通过阐释对相关规范性文件的理解,探究立法本意,解释和细化认定规则,针对实务中特有的一些问题提出意见并探讨解决方案。组织特征方面,探讨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存续起点阶层标准的具体适用,提出恶势力违法犯罪组织认定存续起点时可参照该阶层标准并适当放宽;明确组织参加者的认定标准,指出在认定某一被告人系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参加者要求另有一起个案犯罪“支撑”,偏离立法原意。在经济特征方面,提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经济活动也有组织性要求;在认定“支持组织活动时”应以对组织实际产生帮助作用为标准,特别注意与正常消费支出、合理人际交往相区分。行为特征方面,针对有组织违法犯罪范围的认定,提出“组织意志”的概念,明确在组织意志范围内的实施的违法犯罪等活动才能计入行为特征;探析软暴力犯罪在行为特征中的地位,在认定涉黑犯罪中坚持以“暴力威胁为底线的三手段包容说”,并提出软暴力可以成为恶势力犯罪的单一手段。关于危害性特征,指出危害性特征认定机械化倾向的危险,应结合群众心理影响等因素综合判断;创新性地提出非法控制与重大影响在一定区域、一定行业的对应关系,以此辨析二者的认定标准,帮助危害性特征的认定规则清晰化。
其他文献
申请公布号:CN 111057379A申请公布日:2020年4月24日申请人:华南理工大学发明人:汪双凤、孟珍珍、文秀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碳纤维的高导热绝缘硅橡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原材料和用量为:硅橡胶80~120,气相法白炭黑5~35,碳纤维包覆的导热填料10~100,硫化剂1~2,硅烷偶联剂0.5~5,羟基硅
期刊
配对交易是属于市场中性的一种投资策略。配对交易策略的思想起源于美国金融中心华尔街,20世纪20年代初期交易员Jesse Lauriston Livermore在投资实战中第一次采用了姐妹对(SisterStocks)交易策略。随着量化金融学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配对交易策略在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单只股票价格走势的高低变化不是配对交易关注的重点。配对交易通常的的做法,是在证券市
本文是关于亚太经合组织2019年8月的出版物SMEs’Integration into Global Value Chains in Services Industries:Tourism Sector 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此报告全面研究了中小微企业参与旅游全球价值链的结构、主要策略,以及政府促进中小微企业进入旅游全球价值链的最佳做法和政策。它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旅游业全球价值链的结构以及亚太地
失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成要素,是社会保险体系不可分割的部分。完善失业保险可以促进我国社会保障的健康和稳定发展。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比大部分人认知的要长,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有了失业救济,但失业保险的正式确立是在1999年1月22日《失业保险条例》开始实施之后。我国建立失业保险制度以来,在保障失业人群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平稳运行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目前我国正处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了较为明显的金融化倾向。学者们关于金融化定义的探讨主要集中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其中,宏观层面的金融化是指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张,而微观层面的金融化则是指非金融企业在金融市场中日渐活跃。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型升级的攻关期,实体经济产能过剩加之劳动力成本的大幅提升抬高了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成本,部分中小型企业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融资约束问题,诸多不利因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的高速增长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与“低效率”的粗放式工业增长模式导致了大量的资源消耗和严重的环境污染。为了实现工业的绿色发展,急需转变我国工业的发展方式,实现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持续增长。因此,通过测算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来客观了解中国各地区工业绿色发展水平,科学测度工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及高级化水平以考察中国各地区工
大连市政府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重视程度较高,2011年颁布的《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实施意见》标志着大连市开始了新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初步探索。在大连市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大连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不断优化与完善,农村地区居民养老保险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受益人数逐年增长、农村居民养老保险业务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也存在着各种问题。在大连市乃至辽宁省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的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的相互依存不断增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实施“走出去战略”进程中,着重强调进入国际资本市场,而且把这看作是打造国际化企业的必经之路,是充分利用国际资本市场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形式。越来越多的国内公司选择走向国际市场,很多公司都通过到境外发行招股说明书以寻求获得更多的发展资金。招股说明书是上市公司发行股票时,为了让分布在各地的广大投资者和社会大众了解公司的真实情况和股票
第三人效果理论自1983年首次提出以来,就成为了反映大众传播“强效果”的诸多媒介效果论之一,它体现出一种全新的“间接效果观”,为我们理解“沉默的螺旋”等经典宏观效果理论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与认知视野。其核心观点为:当人们预估大众传媒对于自我与他人在认知、态度和行为层面的影响时,往往会高估对别人的影响,低估对于自己的影响。媒介可以通过对除了“你和我”之外的“第三人”施以影响来达到操纵受众的目的。时至今
作为企业至关重要的财务决策之一,企业能否准确识别投资机会进行正确的投资直接影响到企业未来的现金流以及企业价值,从而最终影响企业经营是否成功。在我国,由于制度体系和法律监管体系还不够完善,导致我国企业投资行为具有非理性成分,出现“反托宾Q”现象,即企业面对良好的投资机会时,并不能及时增加企业投资水平,从而使得企业资本配置效率低下。同时,近年来全球宏观经济形势变化莫测,金融危机、英国脱欧以及中美贸易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