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依据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的内在规律,我国高校逐步实施学分制。学分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因材施教和学生个性的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学分制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性差异,要求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课。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组织方式以及活动方式出现时间和空间的高度离散性,行政班级功能的弱化性,人际关系的疏远性等特征,这就给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如以教师为本,教育过程采用单向灌输、内容强调整齐划一,较少考虑学生个体差异等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学分制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方法、模式、内容等都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与改变,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本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对于国内外学分制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进行了追踪论述,特别是对于学分制的内涵、学分制的特点做了客观而全面的分析,提出高等学校实施学分制的五大优势,并且阐述了学分制给高校产生的新问题。第二部分分析了学分制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首先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归纳总结学分制下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得出学分制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通过对问卷调查的深入分析,提出学分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五大挑战。第三部分分析了学分制产生的特殊群体——延长学制学生的基本情况,从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与高校教师人数发展不足矛盾、高校培养方案设置与教学资源不足矛盾、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与社会环境矛盾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延长学制现象的形成原因,归纳总结了延长学制学生给高校、社会、家庭、自身带来的不利影响。第四部分提出了学分制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策略。即针对学分制视域下大学生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问题,笔者建议:一是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包括加强理想信念和责任担当教育、增加大学生学涯规划教育、增加自我评估教育等。二是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包括强化树立典型教育、强化渗透教育、推行大学生双导师制等。三是拓宽学分制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包括强化寝室育人功能、发挥社团教育功能、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等。四是针对延长学制学生,提出了四点针对性策略,即:一是以人为本,用爱感化延长学制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观点,尊重、平等对待这些学生。二是对延长学制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让延长学制学生消除自卑心理,激发其学习动力,尽早毕业。三是加强延长学制班级管理,强化日常学习秩序监控等指导和管理。四是形成学校、家庭双向监控体系,减少由于联系少而引起的学校和家庭间的不必要的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