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中国番荔枝科植物进行了分类学修订。同时对中外番荔枝科的分类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作了简要的回顾。研究的腊叶标本约有10,000份,主要来源于中国最大的几个标本馆,包括90﹪以上的中国现有的番荔枝科植物标本。同时也作了必要的野外调查,观察了一些植物的生境和立地条件下的各种特征。对每个种的具体研究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地理分布; 2.生活习性; 3.花果期; 4.叶柄的长、宽、毛被及其他; 5.叶片的形状、大小、质地、毛被和中、侧脉等; 6.花序的着生位置、具花数目、花的颜色、气味等; 7.花序梗、花梗的长、直径、毛被、具苞片和小苞片的情况; 8.花萼的分合状况、形状、大小、毛被等; 9.花瓣数目、形状、大小、质地、毛被等。10.雄蕊的数目、形状、大小,尤其是药隔顶端的特征; 11.心皮的数目,子房的形状、大小,柱头的形状、大小,每心皮胚珠数目及着生状况; 12.果期的花序梗、果梗、小果梗、花托; 13.小果数目、形状、大小、颜色、果壁的薄厚及瘤突等; 14.种子数目、形状、大小等。与此同时,也进行了相关的文献研究。制作并观察了89种植物叶片的脉序,其中2种为外国种。全科脉序类型一致,全为环结曲行羽状脉。多数种的中脉中等粗,少数粗或细。侧脉通常中等粗、弧曲、分支、近缘网结。二级间脉在多数种中可见。三级脉任意结网型或贯串型,或二者兼而有之。最高级脉为4、5。盲脉常1-2次分支,或简单兼1-2次分支,很少3-4次分支。基于以上研究,所得结果如下: 1.确认中国产番荔枝科植物21属,102种,1变种(其中2属,6种,1变种为引进栽培种)。2.分析并总结了每个种在不同环境和不同发育时期的各种形态特征的变化,对种的范围作出界定,并作了详细的描述。3.对各种重要的形态特征的分类意义以及中国番荔枝科的系统演化作了讨论。作者赞同Sinclair(1955)的系统,把整个番荔枝科分为番荔枝亚科Annonoideae和Monodoroideae亚科。中国番荔枝科植物全部隶属于番荔枝亚科,可分为6族:紫玉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