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陕西省具有代表性的25个县(区)气象资料(1991年~2000年)为材料,统计各时期(全年,4~10月,7、8、9月)的平均气温、极端气温、降水量、光照,并依此计算了活动积温、有效积温、水热系数和相对光照率等指标。据此,对陕西省的气候特点作了评价,对影响酿酒葡萄的气象因子作了分析,初步提出了陕西省酿酒葡萄气候区域化方案(草案)。主要结果为:1.陕西省地域辽阔,气候条件多样,土壤类型丰富,温度、降水、光照等气象因子在时空分布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为酿酒葡萄的区划提供了依据。2.陕西省酿酒葡萄气候区域化的划分指标一级指标:活动积温;二级指标:水热系数,相对光照率。(1)一级区域的划分标准以生长季节(4~9月)的活动积温为一级指标,将陕西省划分为4个一级区气候区。 Ⅰ区:暖热区,活动积温≥4300℃;Ⅱ区:暖温区,活动积温3800~4300℃;Ⅲ区:中温区,活动积温3200~3800℃;Ⅳ区:冷凉区,活动积温<3200℃。从热量看,4个一级气候区,除个别地方外,其它地区均能基本满足葡萄正常的生长发育。(2)二级区域的划分标准以果实采收前二个月(8、9月份)的水热系数(K)和相对光照率(Sc)为二级指标,将上述每个一级气候区划分为3个气候亚区。A.优质区,K<1.0,Sc≥50%;B.优良区,1.0≤K≤1.5,Sc>5%;C. 一般区,K>.0,Sc≤45%。3、陕西省酿酒葡萄气候区划方案(草案)采用上述三个划分标准,将陕西省酿酒葡萄栽培区域划分为3个一级气候区和12个栽培区域。其基本框架如下:ⅠA:大荔、蒲城、三原;ⅠB:韩城、富平、高陵、礼泉、乾县;ⅠC:潼关、华县、华阴、渭南、蓝田、西安、长安、户县、咸阳、兴平、商洛、<WP=8>丹凤、白河、旬阳、安康、岚皋、紫阳、汉阴、石泉、西乡、洋县、城固、汉中、勉县、宝鸡县; ⅡA:泾阳;ⅡB:合阳、澄城、白水、耀县;ⅡC:凤翔、宝鸡、岐山、眉县、扶风、周至、武功、略阳、宁强、南郑、镇巴、平利、镇安、柞水、山阳、商南、洛南;ⅢA: 无;ⅢB:府谷、神木、榆林、佳县、横山、米脂、子洲、绥德、吴堡、子长、清涧、延川、延安、延长、宜川、洛川、黄陵、淳化、永寿; ⅢC:陇县、千阳、凤县、宁陕、宜君、铜川;ⅣA:靖边、定边;ⅣB:吴旗、志丹、安塞、甘泉、富县、黄龙、彬县、旬邑;ⅣC:长武、麟游、太白、留坝、佛坪、镇坪。其中ⅠA、ⅡA和ⅣA亚区是酿酒葡萄发展最适气候区域,ⅠB、ⅡB、ⅢB、ⅣB四个亚区是适宜气候区域。C区的有些地方存在小气候,因此某些特殊的小区域也能生产优质或优良葡萄与葡萄酒,但需进一步研究细化。4.陕西省葡萄栽培冬季埋土区域陕西省一月份的气温最低,根据连续10年1月极端最低温度的平均值,以-15℃为标准,吴旗、志丹、洛川、宜川以北的地区发展酿酒葡萄需要冬季埋土防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