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新的镉应答原癌基因的致癌机制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steris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根据美国毒物与疾病登记署和美国环保署的报告,镉在前20种优先研究的毒物中排第7位。镉在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如熔炼、电镀、焊接、镉合金制造、镍-镉电池生产等,使得镉产量及土壤、水、大气污染水平上升,因而大量人群暴露在该金属中。另外,人们也可通过摄入污染的食物和水、吸入污染空气和吸烟接触到镉。过去一些文献报道,镉暴露的人和动物均可发生毒性反应,主要有肾脏损害、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在镉毒性反应中有一点特别重要的是:镉是人类致癌物质。根据可靠的流行病学和实验室数据,镉及其化合物可致动物和人类多种肿瘤如肺癌、肾癌、前列腺癌和胰腺癌等,国际癌症研究组织已将镉列为第一类致癌物。尽管己证明镉有致癌性,但其分子致癌机制仍不清楚。镉直接致DNA突变或形成DNA加合物能力微弱,这似乎提示在镉致癌中非遗传或表遗传机制发挥重要作用。最近毒理基因组学的发展表明,可通过研究基因表达差异以阐明化学致癌作用的细胞和分子机制。所以,金属应答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差异表达在细胞转化和肿瘤形成中的作用已成为目前环境毒理学研究的热点。本实验通过细胞毒理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一个称之为鼠翻译延伸因子TEF-1δ,来源于氯化镉转化BALB/c-3T3细胞的克隆化镉应答新基因进行生物学功能研究,鉴定TEF-1δ是否是一个镉应答原癌基因,同时观察TEF-1δ对相关细胞癌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在镉、镍诱发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的变化情况,为致癌金属镉等毒物的人类分子致癌机制提供新的依据,对于利用TEF-1δ的表达改变作为金属化学致癌新的分子生物标记物的研究也具有较高的价值和前景。 结论: 1构建并鉴定了3株镉应答新基因TEF-1δ转染CHO细胞和4株TEF-1δ转染COS7细胞。这些哺乳动物细胞系均能高效稳定表达分子量约31kDa的TEF-1δ编码蛋白质,对于镉与TEF-1δ的关系及其致癌机制的研究有重要应用价值。 2镉应答新基因TEF-1δ转染NIH3T3细胞导致其编码蛋白质表达升高,该高表达蛋白质可使细胞发生转化,并经软琼脂试验和裸鼠成瘤实验所证实,表明TEF-1δ转染介导NIH3T3转化细胞具有明显的致瘤作用。 3反义TEF-1δmRNA表达可逆转镉转化细胞的致癌性,进一步有力证明了TEF-1δ不只单纯是一个细胞转化的标志,而是一个新的镉应答原癌基因。应用反义TEF-1δ阻断TEF-1δ癌基因表达对镉诱发的肿瘤可能有治疗价值。 4镉应答原癌基因TEF-1δ的超额表达可能调高细胞原癌基因c-fos和细胞周期调控基因CyclinD1的表达,这可能是镉应答原癌基因TEF-1δ的分子致癌机制之一。 5镉、镍化合物在诱发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变过程中,首次发现明显的镉应答癌基因,即人翻译延伸因子TEF-1δ的异常表达,其表达水平与细胞转化和细胞恶变程度密切相关。 6我们首次发现,翻译延伸因子TEF-1δ是一个新的镉应答原癌基因,镉的细胞转化和致癌作用至少部分归因于TEF-1δ基因的高表达。这可为致癌金属镉等毒物的人类分子致癌机制提供新的依据,对于利用TEF-1δ的表达改变作为金属化学致癌新的分子生物标记物的研究具有较高的价值和前景。
其他文献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高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高职《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重庆秀山地处渝、鄂、湘、黔四省市结合部,逐渐形成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和群众性特征的跳灯习俗,孕育出历史悠久的花灯文化。本文阐述了花灯文化进校园实践取得的初步成绩与存
摘要 在基础教育体系中,幼儿教育向来是其中的一个基础的教育阶段和内容。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游戏教学的应用是幼儿园课堂教学工作开展的一个重要形式和方法。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认同这一教学形式,并且进行不断地探索和研究,提高游戏教学的开展成效。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游戏教学;重要性;开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G625.1  1引言  对于幼儿来说,爱玩、好动是他们的天性,同时也是他们的重要基本
摘要:情景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教学的运用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在基础护理教学过程中,运用图片、视频案例在现生活情境的方法、问题情境法、表演体会法等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活跃课堂的气氛,还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还能够使学生的沟通能力、应用能力有很大的提升,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而且可以使教学与临床之间的距离大大的缩小,更利于学生学习思考,最终培养出高素质应用型的护理人才。本文简单介绍
【分类号】G633.8  教学活动是一种双向活动,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目前仍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教学中往往出现:教师费很大精力备课、上课,但一节课下来后,学生的吸收率和巩固率却并不理想,与教师的付出不相称。究其原因是为传统的重教轻学的结果。现代教育理论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过程必须经过大脑的分析、综合、比较、概况,然后通过独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