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魏晋时期小说是中国小说发展的初始阶段,小说评论亦处于萌芽状态,没有固定的评论形式,评论内容也不成系统,但存在着事实上的小说评论因素。本文从产生于魏晋时期小说文本内外的评论入手,研究魏晋时期小说评论的含义、类型、具体形式、主要对象及其意义。绪论部分主要对魏晋时期和非魏晋时期与古代小说相关的评论进行梳理,挖掘研究空间,从而确立本文的研究基础和选题意义及其价值。第一章搜集了不同工具书对评论的定义,综合各种定义确定了本文所研究的“评论”的定义是“指对一定对象的批评、议论,这一对象不独指新闻领域里新近发生的新鲜事,还指文本中的一种叙述干预方式,或是对人物、情节的解释、说明,或是从道德角度等对故事或者事件进行的评价、议论”,确定了本文的研究范围,并奠定了对魏晋时期小说评论的认识基础。第二章论述了魏晋小说的类型和具体形式。第一节从魏晋时期小说评论发出者的角度,分文本内和文本外两个方面,从作者、读者、叙述者、故事人物的角度进行研究。第二节追溯史评和注释,也从上述两个方面归纳了魏晋时期小说评论的具体形式。魏晋时期文本外的小说评论主要散见于史书和一些文章中,序跋、录、注的形式也很常见,还有一种是在小说文本中对另一种小说的评论。文本内小说评论的形式有论赞、引文评(包括诗歌和文章)、案(按)语、引用谣言俗语等。一般文本内的评论出现在篇末的较多,有直接表明观点的(如判虚实),有解释说明的,也有判断和推测的。第三章主要从魏晋时期小说评论的主要对象——小说人物和小说性质来研究,从对小说人物的评论中可以窥见这一时期人们的思想特点;从对小说性质的评论中,可以挖掘当时人们的小说观念。结合前几章的论述,第四章总结了魏晋时期小说评论的意义:评论提高了小说地位;评论推动了小说传播;评论有助于读者阅读;评论的资料和观点丰富了小说理论,有助于对当时小说的研究。